• 首页>诗词 > 诗词
  • 什么是私塾式教育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

    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

    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

    学生入学年龄不限。

    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

    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秀才祝星六创办并任塾师的留下西溪私塾(在今茶市街),开办时学生有二十余名,最盛时达四十余名。

    塾师一般多为一人,大的村塾则不定。

    学生人塾后由塾师个别教授。

    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亦有直接教读“四书”的。

    教法大多为先教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逐句讲解。

    除读书背诵外,有习字课,从教师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

    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为做诗做准备。

    “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东莱博议》、《古文观止》等,并开始学习作文。

    由于科举取士深入人心,学塾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作准备。

    学规极严,订有严厉罚则,体罚为平常事。

    [编辑本段]教育方式   现代私塾所使用的教学工具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

    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

    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

    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

    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

    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

    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

    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

    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

    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

    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

    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

    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编辑本段]历史变迁  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

    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

    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这些字眼都带有几分文雅气或亲情味。

    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

    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

    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

    根据私塾的设置情况,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

    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

    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

    族塾往往设在宗祠内,不招收外姓儿童。

    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这种私塾称为家塾。

    自设馆是塾师自行设馆招生的私塾,不拘姓氏。

    过去,私塾多为蒙学程度,以自设馆为最多。

    塾师文化水平悬殊,他们当中既有像蒲松龄、郑板桥那样的文化名人,也有不少粗通文墨的腐儒。

    作为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悠久的历史。

    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

    追根溯源,私塾是从更早的塾发展过来的。

    西周时期,塾只是乡学中的一种形式。

    《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归的官员,负责在地方推行教化。

    最早关于塾的记载不是出自《尚书》,而是出自商代甲骨文。

    据裘锡圭先生考证,在殷墟出土的卜辞中,有多处提到了塾。

    塾在卜辞中作“孰”,两个字旁为上下结构。

    不过,商代的塾不是教育儿童的场所,而是宫门侧之堂。

    塾是怎么得名的?清人顾震福的解释是:“臣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

    塾之言熟也,是塾本以熟思得名。”(《隶经杂箸》甲编卷下)

    先秦时期,孔子只是诸子中的一子,儒家思想没有被作为治国的工具使用。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儒家思想被封建帝王定为一尊,变成了重要的社会统治资源。

    以传递儒家文化为己任的私塾从此在社会上站住了脚跟,虽历经战乱而绵延不绝。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私塾的发展。

    当时,科举考试主要是围绕儒家经典“五经”展开的。

    明清科举考试的重心向“四书”倾斜,而“四书”同样属于儒家经典的范围。

    此外,宋明理学家注重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育,并制订乡规民约,推行社会教化活动。

    宋明理学的兴起,促成了族塾义学的兴盛。

    历代帝王都把教育儿童看成是家长自己的责任,对蒙学只是略加提倡、引导而已。

    官府从不干预私塾办学,任凭私塾在民间自由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中断,长期扮演强势文化的角色,兼之私塾教育的政治、经济基础在古代少有变动,多种因素决定了古代私塾办学的面貌变化不大。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书于不同朝代(南宋、五代、南朝),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明清两代最常见的儿童识字用书。

    《论语》、《孟子》属于经典读物,这时,也变成蒙学教材的一部分。

    私塾历来实行个别教学,塾师根据不同人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安排课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私塾对学生背书的要求特别高,读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

    清代,杭州城内著名的宗文义塾在条规中要求学生:“每日读生书,朗读百遍。”

    对于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私塾在古代曾经做出过贡献,它适应了古代社会的需要。

    但是,到了近代,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距离,因此,私塾受到社会的质疑。

    提倡新教育的人指责私塾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教材长期不变,知识老化问题严重。

    显然,中国要想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能不发展近代新教育。

    1901年,清廷下兴学诏,鼓励地方兴学。

    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推行。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为兴学让路。

    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

    中国近代工商业非常稚嫩,小农经济无力为普及近代初等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经济滞后制约了近代小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儿童在小学的就读率大致为20%。

    另一方面,社会上还有大量私塾存在。

    把私塾与小学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有人发现,转化私塾可以作为发展近代初等教育的生长点。

    1906年,学部向各省转发了江苏士绅提供的《私塾改良会章程》,支持民间组织私塾改良会。

    1910年,学部颁布《改良私塾章程》,鼓励劝学所对私塾进行改良,调整私塾的课程、教材、教法,促使私塾向近代小学靠拢。

    20世纪前半期,受政府更迭的影响,近代私塾改良活动时断时续。

    从全国范围看,大致出现了三次私塾改良高潮:1905~1911年,1915~1920年,1930~1937年。

    在这几段时间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加强对私塾的管理,劝导或者逼迫塾师调整办学方式。

    经馆受废科举的直接冲击,纷纷停闭。

    时间不长,社会上很少再有经馆,剩下的几乎都属于蒙馆。

    清末民初,义塾、族塾或者改办小学,或者停办。

    开办家塾属于家庭内部事务,地方政府不便过问。

    自设馆是最普通的私塾,自然就成了私塾改良的主要对象。

    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1935年底,全国有私塾101027所,已改良者35394所,未改良者65633所。

    经过改良的私塾称为改良私塾,办学介于新旧之间,是从传统私塾向近代小学过渡的教育机构。

    1915年,商务印书馆为改良私塾设计了一个课程表,其中有修身、国文、算术、读经、体操、游戏。

    国文、读经采取复式教学形式,其他课则私塾学生合上。

    1936年,杭州市政府教育科对全市私塾进行常识抽考,发现各塾平时对于常识课都不甚注意。

    其实,近代的改良私塾大多停留在这样的办学水平上:都开国文(后改为国语)课,不少加授算术;部分采用小学教科书,但没有完全放弃传统蒙学教材。

    国文、算术需要塾师加以讲解,改良私塾为此添置了黑板、粉笔。

    私塾改良遇到一定的社会阻力,本身也有需要检点的地方:对私塾办学的特殊性缺乏考虑。

    私塾改良收效不大,农村的私塾还是以旧式私塾居多,鲜有改良者。

    每当私塾改良活动处于低谷,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放松了对私塾的管理时,社会上就会冒出一批私塾来。

    在军阀混战的20年代以及抗战期间,新开办的私塾比较多。

    中国古代有私人办学的传统,崇尚文化知识。

    遇到战乱,官学受到冲击,私学便趁机填补官学被破坏所造成的教育真空。

    这一模式在近代仍然适用,具体表现为私塾的反弹。

    新中国成立前夕,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政策,一些私塾的学董因为土地被充公而丧失了聘请塾师的能力。

    同时,随着对塾师的思想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部分塾师感到不再适合设馆谋生,便另图他业。

    1949年夏秋间,江苏省仪征县对私塾的处理办法有:1.分区举行塾师甄别试验,合格者发给设塾准许证,不合格者劝其转业。

    2.组织塾师学习。

    3.组织少数塾师参加冬学研究会和冬学工作,成绩优良的帮助转为公办小学教师。

    这一年,仪征县有41名塾师转业,主要是回家务农。

    然而,受战争的影响,不少地方政府无暇顾及整顿私塾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县还有私塾存在,多者达数百所;有些县私塾所剩无几,甚至已经完全消失了。

    教育部根据《共同纲领》的文教政策,把私塾视为一种私立学校,当成了改造的对象。

    1949年12月,钱俊瑞副部长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示:“对中国人办的私立学校,一般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中国教育年鉴(49—81)》)逐步改造和突击消灭的精神是不同的,私塾暂时没有被完全取消。

    1952年9月,教育部指示各地接办私立中小学:“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以适应今后国家建设需要,本部已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同上)随后,私塾有的被并入小学,有的主动关门。

    到了50年代后期,私塾基本上在社会上绝迹了。

    1964年9月,北京一处偷偷办学的私塾,被公安机关发现后取缔。

    私塾的主持人当时被定性为“非法开办私塾,宣扬封建礼教”。

    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复苏。

    80年代初,湖南平江的农村悄然出现了私塾。

    老塾师朱执中在家中重操旧业,教授乡人读“四书五经”。

    朱执中让学生读老书、习诗文、练书法,教学因人而异,注重背诵和体悟,这些做法都没有超出传统私塾的范围。

    不过,朱执中不再体罚学生,比老私塾前进了一步。

    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读经热”的升温,私塾补习班在社会上应时而生。

    2005年10月,张志义在苏州开设“菊斋私塾”,刻意追求古典情调。

    塾师身穿儒士长衫,室内悬挂孔子画像,儿童作揖打躬学习古代礼仪。

    张志义向学生讲授《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四书”、《易经》、《老子》、《庄子》以及诗词韵文,中间穿插讲授古乐、书画、茶道。

    张志义是一个国学爱好者,“菊斋私塾”的办学宗旨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它与传统私塾的精神是一致的,尽管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私塾重返教育舞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把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私塾叫现代私塾,即现代社会中的私塾。

    现代私塾在小学教育的缝隙中产生,它试图补充小学教育的不足,利用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不过,新旧教育观念的跨度太大,而且,现代私塾还要承受来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

    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现代私塾的发展。

    什么是私塾式教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