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描写安徽的有名的名古老的习俗特色的小吃

    安徽各类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安徽民俗文化涵盖婚嫁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社交往来习俗、烹调饮食习俗等许多方面,展示了安徽人民追求幸福、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皖南的跳钟馗、叠罗汉,皖北的肘阁、旱船等不仅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有极强的观赏性。

    九华山的“荤年素年”民俗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而且已经逐渐成为广受喜爱的九华山冬游项目之一。

    一、阜阳剪纸

    安徽省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

    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巾冒、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

    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

    阜阳很早即有剪纸出现和应用。

    从现存资料看,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作鞋花、袜底花之用。

    作品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是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

    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

    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

    朴素的审美观,形成了艺人剪纸风格和作品内容。

    阜阳剪纸,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艺术特色而享有盛誉。

    1978年以来,阜阳剪纸继在合肥、上海、南京、北京以及日本东京等地展出之后,又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艺术特色

    剪纸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单色和彩色两大类,南北剪纸又因风格各异而有所不同。

    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

    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

    真是绚丽多彩,百看不厌。

    二、徽州祠祭

    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曾广泛流传于古徽州的祁门县、歙县、黟县、绩溪等地。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徽州宗祠大量涌现,宗祠祭祀活动成为徽州宗族活动一个重要内容。

    祭祖是徽州宗族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过去这项活动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制止,在徽州众多地方很少举行,已经鲜为人知,并且有在徽州消失的可能,人们只能在有关文献资料查找,而在安徽省祁门县西乡的箬坑乡、历口、闪里、渚口等地比较完整进行春祭活动。

    特别是箬坑乡马山村整个春祭活动环境热烈、过程繁杂、组织完整、程序规范、仪式隆重,有较强的宗族色彩。

    为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礼仪、以及民间音乐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因此,我们以马山村春祭活动为例就徽州宗族的祭祀进行述说。

    马山村虽地处深山僻壤,民风纯朴,民俗悠久。

    每年腊月二十四要挂祖容像,进行冬祭。

    三十夜要到宗祠拜祖先,然后再回各支祠拜祖容,春祭时间为正月初二、初四,三个祠堂轮流,祭后每人发一杯米酒。

    初七为人日,收祖容,耍舞狮。

    有老人送子的习俗,如添男丁要做衣服、供香油、接腊烛,以致谢意。

    五月十三祭关云长,办关帝会。

    十二晚开始祝寿,十三打锣。

    清明节六支后裔轮流派人到历口镇沙堤叶村标坟。

    中元节在村口栲基山社的河滩做道士戏,祭祀孤魂野鬼,要搭高台,竖长旗,闰月为十三幡旗,常年为十二幡旗。

    八月初一到西北面的西峰庙接西峰大圣,中秋节送回。

    春祭活动马山已有十几年没有做过了,最近的一次是1989年,次近是1963年。

    祁门县箬坑乡马山村的春祭活动基本上保留了徽州宗族祭祀模式,是我们研究徽州宗族祭祀的一个活的标本。

    徽州宗族祭祀已渐行渐远,并有消失的可能,马山村的春祭活动如果不进行抢救发掘,将来可能有失去传承的危险。

    三、颍州肘阁

    “肘阁”是颍州区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据老艺人口传,其形成年代在清代中期,系祖籍颍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师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驮歌”基础上改革创新而成。

    “肘阁”发源地在颍州袁集、阜南朱寨一带,流传中心区在今阜阳市南部几县、区并沿淮水流传至凤台、寿县、蚌埠及河南等地区,是流播区域横跨两省沿淮一带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古老民舞艺术。

    “肘阁”表演队伍构成的基本单元,系由位于下位成人演员和位于上位的儿童演员构成,两者以铁支架捆固连结,造型高大奇巧。

    表演一般要经过化妆、扎彩架、着装、上架、表演、下架与卸妆几个程序。

    “肘阁”表演对演员体能、身体协调性、心理素质要求较高,两位配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完成“剪刀步”、“跑花场”、“前后翻”、“后空翻”、“自由摆”等技巧与难度并重的动作,这种民舞适宜于在空间较大的大型群众集会上表演,具有艳丽惹眼、造型独特、惊险刺激的轰动效应。

    “肘阁”舞表演塑造的艺术形象多取材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历史名著和传统戏剧节目。

    近几十年来也补充了一批充满现代生活气息、贴进人民群众生活的节目,很受群众欢迎。

    “肘阁”演出器具简单,主要有用于固定支撑上位演员的铁架,让高空演员上下用的铁钗及相关戏剧人物服装等。

    “肘阁”演出的伴奏乐队一般由5—6人组成,使用乐器有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钗等。

    “肘阁”舞作为颍州区几百年来保存至今的一个独具魅力的地方剧种,保留了已几乎失传的“驮歌”舞的诸多表演技巧较原始的风貌,又开创了后世“抬阁”高空表演技巧的先河,在三个民舞前承后续演变过程中,“肘阁”起着极为特殊的“过渡”作用,因而也较为形象、完整、生动地体现了颍州民舞传统文化的原始风貌与固有特色,是今天研究颍州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活标本”。

    四、安徽婚俗

    在古徽州,一场婚姻的促成,大致可分媒合、订亲、成礼、合亲四个阶段。

    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

    经过以上阶段和程序的,才为“明媒正娶”。

    另有童婚、纳妾、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

    旧时徽州人的婚嫁习俗,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诸多繁文缛节,不少到带有迷信色彩和买卖婚姻的因素。

    下面我们就从徽州婚嫁的九道程序,一一来让大家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说媒:旧社会的古礼,男满18岁为“弱冠”,女满15岁为“及”。

    儿女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就开始关心其婚事。

    联姻讲求门当户对,实际上女方每望高攀,男方却需适当迁就。

    故有“嫁女高高求,讨亲低低凑”的说法。

    ;一般都由乡里的好事婆娘,往来游说,巧言撮合,或由男方选定对象,委托媒婆前往提亲。

    女方如同意,媒婆就取得女方年庚八字红单送到男家,男方将八字置灶君座下,以测有无不祥之兆。

    若厨房三日内不失盘打碗,不缺瓢少筷,认为初步吉利。

    再将男女两方生辰八字送到算命先生处,看看是否相冲相克,全部通过,确认无误才可以正式求亲说合。

    行聘:俗称“下定”、“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下红贴,称为“鸳鸯礼书”,在内页写上男子的生辰八字,装入一个红封套,附写一篇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备下一支新毛笔和一块新墨放入一个红皮“批书匣”,请一名本房男性亲属带上批书匣,随媒人去女家,俗称“下定书”。

    同时还要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头节礼”,如衣料、首饰、礼银等。

    如民国期间黟县的礼银规矩就是108块银元。

    不过这也要看家庭财富多少而不等,但尾数都是八,寓意“若要发,不离八”之意,而且每枚银元上都要用朱红写上双喜字。

    女方受到后要由家长(父兄)用其新笔墨在鸳鸯礼书中内页左边写下女方生辰八字,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亲允大吉”,送回男方此为“批书”。

    女方收下的礼金,用来置办嫁妆,富豪往往自增陪嫁。

    这样就算是正式定亲了。

    鸳鸯礼书就是订婚凭证。

    定亲后,男方一年三节均得向女家送礼。

    请期:订婚后,男女完婚,男方先请媒婆上门提出结婚请求,得到应允后,由男方捡选迎娶日期,书写在红柬上,配上相应的礼物,请媒人送到女家。

    古时便称为“请期”。

    现代叫“送日子”。

    搬行嫁:在迎娶的前一天或当天,男方需派人前往女宅搬嫁妆,称为“搬行嫁”。

    搬行嫁期间,男女双方住宅张灯结彩,鸣炮奏乐。

    嫁妆一般都是房间家具及日常用品。

    富贵人家也在拜匣里放上一些金银首饰等,吃、穿、用品业一应俱全,机会可供一生享用。

    (有的甚至连棺木都备齐!!)。

    开面:又称“拉面”。

    在迎亲的当天,姑妈或舅妈要给新娘开面,即用两根丝线靶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否则要被讥笑为“毛脸”。

    开面意味着姑娘时代已经结束。

    迎亲:成亲值日,迎娶新娘要用花轿,少数沿河地区用船。

    迎亲人员一般为媒人、喜娘、舅舅、姑父以及与新郎、新娘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女。

    抬轿者为四人,富贵人家为八人。

    新郎一般要亲自前往,歙县也有不用鼓乐,不要新郎上门迎亲的。

    到了女方家里,女方大门紧闭,要待男方在门缝中塞足了“喜包”后,方才打开大门,鸣炮迎客。

    然后开始“哭嫁”,母女报头痛哭,不过哭声中更多的是乐感而不是悲伤。

    为什么要哭呢?据说是“不哭不发,哭哭发发”。

    花轿出门后,有的地方还偷偷盛一碗水,随着出门的花轿泼出去,象征“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花轿到了男家村口即止步不前,要等新郎背进村子,这里面又有典故,婚后若是吵架,媳妇就可以声称“又不是我自己走上门的,是你把我背进来的”。

    拜堂:歙县的习俗是,花轿至男宅落地,新郎亲自迎至厅堂,即行拜堂礼,黟县的习俗就是轿至男宅大门,公婆、新郎都上楼,要等新娘入了洞房,传带同时高呼“一代高一代,一代胜一代”。

    新娘入洞房稍事休息后,才出来行拜堂礼。

    闹洞房:花烛酒宴散席后,亲戚好友聚集新娘放里,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逗新娘发笑或是出一些难题来捉弄他们,以此取乐。

    图的也是“炒发”。

    回门:新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探望,此为“回门”,如新郎伴送,则为“双回门”,女婿第一次上门,要一一拜见岳家诸亲长辈,中午岳家要开席宴婿,称为接女婿。

    徽州素有“丈母娘见女婿,犹如见皇帝“,以及”女婿上门活祖宗“登说法。

    所以非常隆重。

    第一次回门,不等夕阳西下,新婚夫妇必须告辞归家。

    五、徽菜

    徽菜是指徽州菜,它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古徽州)。

    后来,由于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起,饮食业发达,徽菜也随之转移到了屯溪,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

    据《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间,用徽州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菜已闻名各地。

    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百种。

    徽菜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

    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旺,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

    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

    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

    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

    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

    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

    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徽州地处山区,历少战乱,自唐宋来中原大批移民南迁徽州一带,聚族而居,建祠修谱,形成严密的宗族制度。

    各族、派均有自己信仰崇拜的偶像,为祀神礼佛,民间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食用供品,最典型的莫过于祭祀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的“赛琼碗”活动了。

    这一年一度的祭拜活动在集中展示汪氏族人所精心烹制的数百碗供品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代民间烹饪家。

    明代晚期至清代乾隆末年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实力及影响力位居全国10大商帮之首,其足迹几遍天下,徽菜也伴随着徽商的发展,逐渐声名远扬。

    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

    徽州人在全国各地开设徽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足见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以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擅长烧炖,浓淡适宜,讲究食补,以食补身,注重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而成为雅俗共赏,南北兼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徽菜的烹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术,徽菜之重火工是历来的优良传统,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在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是徽帮厨师造诣深浅的重要标志,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约有20大类50余种,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描写安徽的有名的名古老的习俗特色的小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