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八大景是哪些
江西赣州八大景点 唐代的赣州城,滨临章贡二水汇合处,位于宋代城区的最北端,面积仅有1平方公里左右。
唐末五代卢光稠扩城时,采用的是黄土历筑城墙,由于扩城后的城区东北部地势低洼,因而江水岁岁冲坏土城。
至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任赣州知州时,便开始使用砖石修筑城墙。
后经过南宋、元、明、甭、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和维护,遂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长7公里、高大雄伟的砖城,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
尤为珍贵的是,在赣州古城墙上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据市博物馆调查统计,现石城墙上共保留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城砖种,最早的铭文砖系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最晚的一种系民国四年(1915年)。
这一块块带有铭文的城砖,犹如一部历史的巨著,记载着古代赣州城的兴衰嬗变。
赣州古城墙,是我国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砖城,是我国宋代文史古这中的一件孤品,它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和城墙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1996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赣州古城墙,从西津门起,沿章江至八境台,然后溯贡江经涌金门和建春门到东河大桥头(原百胜门),全长共3600多米。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和赣州市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古城墙进行了全面的修缮。
这座雄伟的古城墙,不仅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赣州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同时敢是游览赣州城风景名胜最佳的一条观光步道。
这条在全国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步道,把赣州城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这些宋城明珠,串联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来到赣州城旅游观光,人们从西津门登上古城墙,沿途可以游鉴西津门、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境台、涌金门、建春门浮桥、寿量寺,并可俯览二水环流,远眺玉虹塔和马祖岩。
最后,可通过灶儿巷与南市街历史街区、游览文庙与慈云塔。
西津门 赣州城的五大城门之一,城门滨临章江,城门外是渡江津口,故名西津门。
西津门建有瓮城,城门有两重。
1932年红军攻打赣州城时,西津门是攻城的主战场,两重城门均被红军炸毁。
现保存的西津门,是位于瓮城的外重城门。
1933年重建时,改建为带有欧式建筑风格的三门洞碉堡式的城楼。
西津门旁还建有炮城,炮城平面为不规则的半圆形,始建于咸丰四年(1854年),是为了防止太平军攻打赣州城而建。
郁孤台 位于赣州市旧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上,此地是赣州城的制高点,取其地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名郁孤台。
郁孤台在唐朝代宗进就已见于记载,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时到今日,郁孤台的楹柱上仍挂有代宗时赣州刺史李勉登临郁孤台里留下的联句:“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
南宋淳熙初年(1174),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典刑狱时,曾留有《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一词,郁孤台因此名扬海内,后人多有慕名来访乾。
登临过郁孤台的历史名人,在宋代有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明代有王阳明;解放后,郭沫若先生曾登临郁孤台,并作有《菩萨蛮》词一首。
1996年,****主席沿京九线视察来到赣州,也曾登临郁孤台。
郁孤台上有清代同治十年(1871)所建的全木结构楼台一座,1982年重建时改为钢筋凝土仿木结构,其形制外观均未改动。
仍为3层,高17米。
登上郁孤台,可俯瞰赣州城全景。
蒋经国先生旧居 位于赣州城北端的花园塘1号,此地原为赣州府府衙,1939年2月,蒋经国先生来到赣州任专员,在府衙旧址靠近章江的空地上建筑官邸一栋,并一直并一直居住于此,直到1945年2月离开赣州。
旧居为一凸字形的西式洋房,西邻章江古城墙,前有花园塘,遥对郁孤台,现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对游人开放。
蒋经国先生执政赣州时,曾提出“建设新赣州”的口号,并大力推行新生活运动,他还按照中国传统启蒙读物的形式,编写了《新赣南家训》一文。
八境台 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位于赣州城东北隅的古城墙上,和古城墙同时修建.发源于南岭山脉的章江和发源于武夷山脉的贡江,就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 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犹如身临其境,故取名八境台.此台建成时,主持建造的知州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并请苏东坡按图题诗八首。
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被贬岭南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续一篇。
宋代孔宗瀚和苏东坡所见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峰山。
到了清代,由于景观发生了变化,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
八境台建成后曾屡遭火灾,1984年重建时,改为钢筋凝土仿木结构。
新台于1987年落成。
共3层,高28米,斗拱飞檐,画梁朱柱,并采用琉璃瓦盖面;内疗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巍然壮观。
登台凭江远眺,城外的山水田园之美,城内的亭台楼阁之秀,皆可尽收眼底。
二 水环流 发源于崇义聂都山的章水,从赣州城西而来;发源于武夷山的贡水,从赣州城东而来;两水夹城而过,在赣州城北的八境台下汇合,而成为赣江。
这一恢宏的景观被誉为二水环流。
赣江在八境台下形成以后,迳直北去,流经吉安、南昌,然后在永修县的吴城城镇注入鄱阳湖,最后在湖口汇入长江。
赣江干流全长511公里,号称千里赣江。
赣州城便是千里赣江第一城,八境台就是千里赣江第一景。
赣州城因位于赣江的源头,因而得名为赣,又因赣江纵贯江西省全境,江西省亦简称为赣。
玉虹塔 位于水西乡三联村境内章、贡两江合流后的赣江西岸,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
同治《赣州城府舆地志》载:“玉虹塔,在城北西岸,明万历间,都御史谢杰从士民请建,取坡公‘水作玉虹流'句为名,塔下旧有玉虹桥。”现有相当多的塔砖上都还保留有“万历宝塔”的铭文,与文字记载相符。
玉虹塔是一座楼阁式塔,底部设有1米多高的红石须弥座,平面为6边形,三面辟门,共9层,高30米。
塔的6面外墙均粉有白灰,故俗称白塔。
此塔的结构为壁内折上式,即在塔身的夹墙中设有盘旋而上的梯道,可直通塔顶。
此塔的结构设计合理,特别是外墙采光窗与梯道巧妙相对应,不失为明代砖塔的佳作。
1987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马祖岩 位于赣州城外贡水东。
据载,唐代禅宗教大师马祖道一曾驻锡于此,故称马祖岩。
至宋代,马祖岩已是赣州著名的游览胜地,除建有佛日寺外,还依山建有尘外、云端、驹岩、一憩、吸江5亭。
苏轼、文天祥都曾游于此并留有诗句。
马祖岩的寺庙建于巅顶,从唐代一直沿续到现今。
寺庙前的岩壁上原有宋以来的题刻6品,现仍保存元、明、清题刻4品。
马祖岩巅顶是观看赣州城的最佳之处。
苏东坡诗词描述道:“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马祖岩现已辟为森林公园。
建春门浮桥 全长约400米,桥面宽5米,构造方法系每三只木舟为一组(个别的为2只木舟一组),然后在木舟上架梁,梁上再铺板,整座浮桥用了33—35节(视水位高低而增减)约100只木舟组合而成。
每3只木舟为一节的长度是12米,木舟宽度2米,长9米。
浮桥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一直沿用了九百多睥,构成了今日赣州城物特有的人文景观。
寿量寺 位于市区中山路建春门附近。
唐末五代后梁时,百胜军防御使卢光稠为感其恩,遂捐赠东宅花园建寺,名卢兴延寿寺,后改圣量寺,宋代祥符年间改名为寿量寺。
元朝末年该寺毁于兵火,明朝洪武年间僧人荣安重建,解缙为该寺题写了《寿量寺中兴碑词》。
寺内原有一尊高达6米的铁铸观音大士像,也是卢光稠出资所造,是江西省最大的铁造像,但在“文革”时期被毁。
现寿量寺保存的建筑物建于清朝,近年来已由佛教协会进行了修缮,并在大殿内重新雕塑了一尊高达6米的木质观音大士像。
寿量寺前殿有韦驮,后殿有地藏菩萨,东侧偏殿有伽蓝、药师菩萨,西侧偏殿有毗卢佛和千手观音,二楼存放有香港心明法师赠送的大藏经书一套。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