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内容简介
鹿鼎记内容简介如下:
清朝初年,天下始乱未定。
扬州妓女之子韦小宝机敏狡黠,不学无术。
他偶然救助江洋大盗茅十八,遂得以上京,更混入宫中成为老太监海大富身边的一名用来打探消息的“小太监”。
宫中暗潮汹涌,斗争不断。
小宝巧妙与各方势力周旋,凭借纯真与仗义取得康熙的信任,进而拿下居功自傲的元老大臣鳌拜从此成为康熙身边的红人。
但鳌拜只是众多野心家中的一位,西南有吴三桂蠢蠢欲动、台湾有前朝的郑家势力寻找时机、北有俄罗斯罗刹国扩张疆土、辽东有神龙教兴风作浪。
此外,小宝的师傅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高举反清复明大旗,誓取康熙项上人头。
小宝游刃有余、八面玲珑,不仅习得一身武功,还娶回七位美艳娇妻,在乱世之中书写着一个小人物的传奇……
扩展资料
《鹿鼎记》中韦小宝这一反侠形象,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特点,倾注着金庸对中国国民性批判;康熙的形象作为韦小宝形象的补充,概括了中国文化中的另外一面。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认为,《鹿鼎记》在思想深度上,也许还赶不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但因为它是长篇小说,篇幅广大,在广度上是有过之的。
从文化价值上看,韦小宝是中国20世纪仅次于阿Q的最光辉的文学形象,他的价值是可以跟阿Q相比的。
韦小宝这个形象非常具有讽刺意味。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金庸又一次把历史与艺术衔接起来。
他写到中国历史上几个真实的大学者,有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这几个人居然要拥戴韦小宝做皇帝。
这个情节可以跟《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要策反乾隆一比。
红花会之所以策反乾隆,是因为他们认为乾隆是汉人,汉族人不能做他们的皇帝,乾隆应该为汉人效劳,和汉人团结在一起,推翻满清统治。
《鹿鼎记》与这部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顾炎武这些人之所以拥戴韦小宝做皇帝,也是因为他们觉得韦小宝是个汉人(他们连韦小宝是不是汉人还没有搞清楚),他们觉得只要是汉人,就比满人统治得好。
《鹿鼎记》中,韦小宝和康熙相比,谁做皇帝更好,这是明摆着的。
金庸在这里狠狠地讽刺了中国汉族的大知识分子,这些人如此有学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做出这样的决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来。
这个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但其本质是真实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有一大群知识分子拥戴一个流氓人物做皇帝。
《鹿鼎记》借韦小宝的言行淡化了传统武侠小说对民族问题的界定,完善与发展了中华传统的“民族大同”观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