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红楼梦》里关于贾宝玉的一些外貌描写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

    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

    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

    悉堆眼角。

    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扩展资料

    描写贾宝玉的古诗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清代: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译文:无缘无故的寻找愁苦,有的时候又装疯卖傻。

    虽然生就一副好面容,肚子里却没有半点学问。

    糊里糊涂的连人情世故也不懂,愚笨顽劣不愿读书。

    行为奇怪性格乖张,那里管世人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呢?

    这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

    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贾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

    所以说词中句句都是反话。

    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

    相貌好是真,“腹内草莽”就未必。

    贾宝玉读书多,知识博,文思快,才情大,他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一套一套有根有据的议论,他拟的那些匠额和对联,使包括贾政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都相形见绌。

    他写的《芙蓉女儿诔》、《姽婳词》等等。

    表现出了像样的文学家的风范,连薛宝钗都说他“每日家杂学旁收的”,承认他懂得多。

    他并不是“腹内原来草莽”、“不通世务”,而是他厌恶贾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与之为伍。

    不愿读的文章也只是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

    “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现了贾宝玉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

    《红楼梦》里关于贾宝玉的一些外貌描写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