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母育大鸾是啥意思
周恩来的家庭教育——三母育大鸾发布者:省编辑 2010-09-03 17:33:17 来源: 阅读(699)
母亲是伟大的,伟人的母亲更是伟大的。
作为世界伟人的周恩来,一生都怀念生他、养他的3位母亲。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在历史悠久的古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县)。
周恩来的生母姓万,小名冬儿。
在万家排行十二,因此大家习惯称她为万十二姑。
万十二姑的父亲万青选原籍江西南昌,与周恩来的祖辈一样,也是师爷出身,后来在淮安府的清河县(后为淮阴县)做了30年知县,在当地也算得上是有名望的人物。
万十二姑读过五六年家塾,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性格开朗、精明果断、乐于助人,嫁到周家后,更是贤惠能干,周家的许多大小事情,都离不开她,她也热心、乐意地尽力帮助别人摆脱困境。
然而,到周恩来父亲这一辈,原本兴旺的周家已走向衰败,生活一天不如一天。
长子、长孙的出世,多少给这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带来了一线生机。
父亲与十二姑商量以后,给孩子取名为“大鸾”。
“鸾”是一种与凤凰齐名的神鸟,象征吉祥、幸福。
无论有没有这种鸟,父母总是希望长子有出息,将来振兴周家。
周恩来不满一岁时,他最小的叔父周贻淦病危,膝下无子女。
按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倘若就这么死去,不仅祖宗的祭坛上不能放他的牌位,而且遗留下来的寡妇也永远被家族内外的人看不起。
这时一位信奉神明的亲戚给贻淦的妻子陈氏出“假如把大鸾过继给你们,就能冲喜消灾,贻淦的病也会好起来的,你也可以免除无后之苦……”的主意,陈氏左思右想,觉得也只好如此。
过继之事与周恩来父母商量后,父亲起初很是为难。
他需要长年在外面做事,挣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刚有这么个儿子,就要送给别人,的确舍不得。
但生母是个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之人,她自从嫁到周家,就目睹四弟贻淦被肺痨折磨的惨状,更理解弟媳陈氏的苦衷。
为挽救小叔子的生命,也为弟媳今后的生活着想,万十二姑忍痛把大鸾过继给了贻淦和陈氏。
然而,收继子的喜悦并未给贻淦的病带来转机。
两个月后,贻淦去世,周恩来由嗣母陈氏精心抚养。
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朝的秀才,还学过一点医学,稍通医术。
在这样的家庭中,陈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自幼喜好诗文书画,有较广博的学识和文学修养,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才女。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仁慈礼让。
由于年轻守寡,她很少出门,终日守在家中与养子大鸾相依为命,把全部的感情、心血和学识都倾注在对大鸾的抚养和教育上。
嗣母丧夫的悲痛心情得到了安慰,而周恩来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周恩来过继给陈氏之时,生母万十二姑又怀上了他的弟弟恩溥。
周恩来改称生母为“干妈”。
称养母陈氏为“娘”。
为了哺育养子,陈氏又托人在当地农家为他找了一位乳母蒋江氏,3人一同生活。
乳母同样慈爱、淳朴、宽厚,她在哺养周恩来之时,也把劳动人民勤俭朴实、行善积德的美德,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对乳母也很有感情。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遭遇,周恩来与别人不同,有了3位不同意义上的母亲:生母、嗣母、乳母。
周恩来从4岁时起,便在嗣母的教育下开始认字和背诵唐诗。
5岁时候,嗣母又把他送到家塾里去读书。
这时,周恩来正式取学名为恩来,字翔宇。
这一名字,同样包含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和厚望。
之后,他先后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虽然不能全读懂,但对他的思维个性,却是最早的熏陶。
从家塾回到家里,嗣母不仅进一步辅导他学习,而且经常给他讲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等。
后来周恩来到南开学校上学时写了《射旧忆旧》一文,还回忆他“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讲的故事具有“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的浓厚兴趣。
在与乳母蒋江氏的共同生活中,周恩来也听到了许多劳动人民的事情,如播种、插秧、收割、舂米等等。
乳母带他到乡下家中去玩,他不仅结交了乳母的亲生儿子等穷苦朋友,而且亲身体会了农民耕耘的艰辛,从中他也理解了嗣母经常给他讲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真正含义。
乳母虔信神明,还经常带周恩来去烧香拜佛,求东岳大帝保佑。
虽然幼小的周恩来不理解乳母为什么要去拜佛,也不知道神明是什么,但是,乳母与人为善、慈爱宽容、大公无私的品格,在周恩来心中留下了重要的痕迹。
后来他对佛家慈悲为怀的教义也有了充分的理解,并善于与不同思想信仰的人和平相处。
1963年10月20日,他在回答亚洲佛教界人士关于“总理对佛教有何看法”的提问时,还客观地说:“思想上的不同,可以保留,你不要认为共产党员就一点也不唯心了。
不要说1个国家,就是1个家庭,也有各种不同信仰的人。
如我的父母信佛,我是共产主义者,这方面是不一致的。
但是,在反对外国干涉、要求民族独立等方面则是一致的。”周恩来与他乳母在慈良、无私等方面,也是一致的。
1904年,6岁的周恩来随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镇(今江苏省淮阴市)外祖父家居住。
早在周恩来出世不久,外祖父万青选就病逝了,但他却给万家留下了一大家子人和满书房的书。
这些书,有诗词歌赋、通鉴野史,还有很多小说,正好满足了周恩来的求知欲。
起先,生母和嗣母送他到万家的塾中继续读书,但他嫌教书先生讲得不过瘾,没有外祖父藏书里的东西精彩,便抽时间跑到书房里去如饥似渴地阅读。
生母和嗣母知道以后,只好针对他的情况,专门找了1个老师单独教他,并鼓励他读了大量的小说。
他读的第一部小说,是淮阴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这里面的神话故事,对他开阔思路,发挥想像力,有很大帮助。
他从中也明白了为了探求真理不畏艰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等道理。
再加上嗣母的讲解,他对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古典小说,更感兴趣。
直到40年后,周恩来还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在私塾念书。
从8岁到10岁我已开始读小说。
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红楼梦》。”还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盛世危言》等等,也是他非常喜欢读的。
这一时期,嗣母一方面继续教周恩来背诵唐诗宋词以及历代名家诗句,另一方面,开始教他吟诗作对。
嗣母把自己做的一些诗拿给周恩来参考,对他加强诗词方面的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很爱嗣母的诗,以至后来到东北、到天津、东渡日本,都随身带着这些诗稿。
善于与人相处,爱交朋友的周恩来,在清江浦的外祖父家与同辈的孩子们也相处得很好,经常在一起玩耍。
在这里,他的童年是比较快乐的。
但是,家境越来越破落。
周恩来的父亲为人老实、胆小、能力较差,在清江浦只谋得1个薪水很低的小差事。
家里经常只能靠借债度日。
外祖父家的一大家子人,也经常发生纠纷。
由于万十二姑贤慧、善良、办事公道,也很有办事能力,因此常常担当调解纠纷的角色。
生母总是带着周恩来同去排难解纷。
周恩来边看边听,很欣赏母亲先耐心听取各方情况再发表意见的办法,更叹服母亲经过耐心做工作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本事。
周恩来从生母那里学到了许多办事的方法,对日后他的办事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过度劳累,生母积劳成疾,再加上愁闷,很快就一病不起。
1907年春天,周恩来的生母万十二姑离他而去。
后来周恩来回忆道:“母亲在35岁时即患肺疾而死。
原因是我家在祖父去世后,每况愈下,母亲因操劳过度成疾。”生母去世,给他打击很大,生活的一根顶梁柱倒了。
这时父亲经人介绍,到湖北去谋事了。
好在还有嗣母陈氏。
嗣母对周恩来更加关心爱护。
但她极少出门,性格好静,因此身体也渐渐消弱。
1907年夏天,周恩来陪伴嗣母到她的家乡江苏省宝应县治病,住在堂舅家里。
但嗣母病体仍未起色,两个月后,她又带着周恩来回到了清江浦镇。
在清江浦镇,嗣母经常给周恩来讲淮阴侯韩信的故事:
“韩信勇敢胆大,他从不吹牛。
他说话总是心平气和,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一次,有个屠夫带着一帮恶棍要羞辱韩信,令他从其胯下爬过去。
韩信明白,若不从命,就会遭杀身之祸。
于是他真的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
在场的人笑话韩信怯懦,但韩信心中明白,他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忍辱负重。
后来,他果真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将军。
当他再遇到那位屠夫时,不仅没有杀他,反而还奖励了他,谢谢他给了自己一次很好的教训……”
周恩来听得入迷,记住了韩信胸怀大志、忍辱负重的精神。
不幸的是,一年以后的1908年夏天,嗣母也被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痨夺去了生命。
嗣母的去世,给周恩来的打击最大。
他对嗣母感情最深,直到嗣母去世前,他几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
周恩来在极度悲痛之中,给嗣母办完了丧事,并带着两个弟弟,护送嗣母的灵柩回淮安老家,与叔父合葬。
为纪念自己最亲爱的嗣母,周恩来写了一篇《念娘文》,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内心对母亲的感情。
接连失去两位母亲,周恩来艰难地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老家居住。
父亲和伯父在外地谋生,小叔父早逝,三叔父贻奎又是个身体偏瘫的残疾人。
在周家同辈人中,年龄最大的当属周恩来了,因此他又担当起主持家政,维护这个濒于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重任。
这个家已是债台高筑,周恩来不得不强装笑脸继续去典当借债度日。
这一时期,是他最困苦的少年时期。
但是母亲以往的言传身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当家的生活,给了他许多锻炼。
几十年后他曾回忆说:“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摆空场面,宁可债台高筑,不肯丢掉面子。
因此,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
父亲常外出,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六十年代,在苏联逼我国还债时,周恩来号召人们艰苦奋斗,还讲过自己从小的经历:“我常说,我这个人这一点经验最深刻。
我小的时候,是1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子弟,只有十一二岁,母亲死了,父亲在外谋事。
我就是靠天天借债过日子,最不好受了,借了债还得给人家去磕头,拜圣人,跟大观园的生活差不多,最没有意思。”
在这种艰难的生活中,乳母蒋江氏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帮他照看两个弟弟,替他解决一些生活难题。
对周恩来的不幸,远在奉天(今辽宁省)谋事的伯父周贻赓早有耳闻,也经常有书信往来。
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乡探亲的堂伯父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了淮安,到东北去生活、求学。
他后来回忆道:“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
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离开淮安之前,乳母给他添置了新衣,为他准备临行的衣物,叮嘱他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
他走前还到母亲墓前去拜祭,为母亲扫墓。
走时,他随身带上了嗣母留下的诗文。
乳母含着泪对他说:“现在你真的要到天上去飞翔了。”
这一走,他一步一回头。
没想到,此后一生中他再也没回淮安。
他始终把对三位母亲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
在东北读书时,乳母曾托人捎信给他。
他到南开学校读书时,乳母还亲自到天津看望过他。
对生母和嗣母,他的怀念更深。
每年母亲的祭日,他都要独自1个含泪焚香静坐,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周恩来的一生,从性格、学识、修养到为人处事等等方面,都受到他母亲的影响。
三位母亲的教育和启蒙,为他日后所走的道路及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旅欧时期,他写的一封表明自己“当信共产主义原理”的信中说:自己一来“天性富于调和性”,二来“求真的心又极盛”。
这两大性格都与三位母亲的早年熏陶有关。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重庆对记者说过:“38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
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1946年9月,他在接受美国记者李勃曼采访时,又一次深情地回忆母亲:“我的母亲长得很漂亮,为人善良,生了3个小孩——我和两个弟弟……我出生后,因叔父周贻淦已去世,照传统习惯,把我过继给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抚养。
叔母即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五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
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
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3位母亲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周恩来身上;而周恩来日后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