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文学和诗歌急求中!多来点
北大荒作品选----序言
文 / 墨缘
序
一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她以北疆自然景色的粗犷壮丽,历代垦殖的传奇色彩,现代化大农业,以及成千上万的转业军人和城市知青的可歌可泣的拓荒业绩,闻名遐迩。
北大荒的开发,要追溯到四十年前。
早在一九四七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还没结束,辽沈战役的硝烟仍在弥漫,当时东北行政委员会就派遣了一批以复转军人为代表的拓荒队伍,开赴北大荒,垦荒造田,创办国营农场,为新中国农垦事业揭开了序幕。
新中国建立前后,先后有八批转业军人奔赴北大荒。
有的是整个部队建制集体转业;有的是从各军种、兵种转业。
其中以一九五八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当时,郭沫若曾热情地赋诗为十万官兵壮行,名曰:《向地球开战!》
在北大荒人中间,还有一九五六年来自各地的青年志愿九牛二虎之力荒队;有一九五九年从山东各市县来支援连续建设的五万青年男女;有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分配来的毕业生;也有下放干部和蒙胧受不白之冤的"被改造者"。
到了"文化大革命",京、津、沪、杭、等城市四十五万知青相继来到了北大荒,后来大多数又返城了,正如王蒙在《热情和痛苦的果实》(发表于1983年《北大荒文学》第一期)中说的:
"去了的人许多又走了,回到了他们来自的地方。
但他们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在他们的身上,已经有了北大荒的严峻和庄重、奋斗和务实、开阔和力量。
当然,也会有创伤,但是,更有比创作更强的精神力量。"
经过四十年艰苦创业,北大荒几经曲折,终于建成了一个拥有一百多个国营农场,地跨黑龙江省四十多个市县,耕地三千余万亩,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社会主义垦区。
北大荒已成为历史的名词。
二
北大荒是一部英雄的史诗。
她呼唤着北大荒文学。
千古荒原的巨变,垦殖事业的盛衰起伏,拓荒者命运的悲欢离合。
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始矿藏,从而带来了北大荒文学创作上的春天。
既是拓荒者,又是创作者;一手扶犁,一手拿笔,这是北大荒文学创作队伍的特色。
他们从沸腾的垦荒生活中吸取营养,以荒原主人翁的姿态,用火一般的热情,写下了一篇篇散发着北大荒泥土气息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大都以描写北大荒人艰苦创业为总主题,塑造了北大荒人的英雄形象,作品闪烁着可贵的革命激情、革命理想和革命情操;在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作品则围绕着垦区"四化"和改革的总主题,同时伴随着"反思"和"伤痕"文学。
在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和作品的深刻和 真实性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
三十多年来,北大荒文学同荒原开发一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长篇小说五部,短篇小说集十三部,报告文学集(场史故事)三部,散文、儿童文学作品集十一部,诗集六部。
有的作品还被收入各种选集,有的获全国和省市报刊奖,有的被译成外文;有的一版再版,有的被改编成电视、电影剧本。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塑了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各类北大荒人的形象,展示了北疆色彩绚丽的画卷。
这里,应当提到的是,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初期,四十五万城市知青来到北大荒,给北大荒文学事业增添了大批新生力量,其中涌现了一大批有创作才能的青年作家,尽管他(她)们现已调离垦区,但,他们的文学创作都是在北大荒这块沃土上起步的。
粉碎"四人帮"后,他们在全国各报刊发表了大量描绘北大荒知青生活的文艺作品,如张抗抗、梁晓声、萧复兴、陆星儿、李龙云、陈可雄。
已成为活跃我国文坛的文学新秀,而他们的作品是与新暑期反思文学的大潮合流的。
正如王蒙主人的:"特殊的条件与特殊的命运使北大荒成了文学青年的摇篮------可比妈妈摇的那个竹篮严酷得多!因为文学正是生活与奋斗的产物,热情与痛苦、沉思与挺立的产物。"
如果没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批复转军人和城市知青到北大荒来,北大荒文学也许不会产生和发展成今天的面貌。
这种历史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辩证统一,正是现今北大荒文学的由来。
北大荒文学是新闪的开发文学。
她反映和表现开发北大荒这块土地的生活和人物,带着浓郁的北国乡土气息和北大荒泥土味儿,她与东北、黑龙江省其他文学相映照,特日益显示出北大荒这块神奇土地的独具风采和特色。
三
这里,不能提到,老一辈诗人、作家为北大荒文学所付出的心血,所作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十年代后期来北大荒的丁玲、艾青、聂绀弩、吴祖光等,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极其艰难的时刻,都曾热情地关心和扶植北大荒文学新苗。
他们还用自己的血泪之作,极大地丰富了北大荒疏文学画廊,如丁玲的《杜晚香》、《初到密山》、《牛棚小品》,聂绒弩的《北荒草》等等。
李准的电影《老兵新传》成功地塑了早期复转军人在北大荒疏的艺术形象-------老战,为北大荒文学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著名诗人郭小川于六十年代随同王震将军视察北大荒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刻在北大荒土地上》(创作于1963年1月12日),把北大荒人和这块神奇土地升华到了时代的高度,提到了文学美的境界,至今仍流感着北大荒人和北大荒文艺战士的心,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
王震将军,作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领导人和开拓北大荒的组织者,他对北大荒文学的热情关注和积极扶植,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他亲自参加了剧本《北大荒人》的讨论,写信鼓励《永不放下枪》的诗歌作者。
他还为北大荒的开发写下了有名的诗句:
"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
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
北大荒文学这棵新苗,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她深深植根于黑龙江乡土文学的沃土里。
她的根系伸向历史的源渊,从前辈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其中包括早年肖红的《呼兰河传》、肖军的《八月乡村》、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直到近年李克异的《历史的回声》。
同样,我们也能从北大荒某些作品中,发现有关苏联、西伯利亚文学的影响,以及从早期到近年有关苏联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的文学作品的某种借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北大荒知青作家和年轻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作品的题材、体裁,以至表现艺术手法上,又从国外的多种文学流派那里吸取所长,充实自己,有所创新。
从现有的北大荒文学作品来看,以下诸点是显而易见的;题材相近,都是描写北大荒农垦生活,而以其大农业,机械化农业又明显地区别于一般农村题材。
但,随着时间推移,题材的不数年扩大,逐渐涉及到荒原的垦殖历史,抗联斗争,日伪开拓,中苏边境,垦区变革,家庭农场,等等。
描写知识青年,也涉及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了后期,打破了禁区,作者的笔触开始涉及起义人员、"右派"盲流。
特别是围绕着改革,着力塑造出新时期的北大荒人的形象来,由于北大荒这块严酷的土地给予拓荒者的难以置信的艰苦和困难,加上政治、社会和历史上的诸因素,北大荒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乃至语言,一般 都深沉凝重,大起大落,色彩浓郁,充满激情,其基调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个"壮"字:有的雄壮,有的豪壮,有的悲壮,呈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四
北大荒文学既然是一种开发文学,它就同北大荒开发的一样,在其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有明显的印记。
十年内乱暑期的作品不必说了。
五十年代的作品,突出表现了新中国拓荒者的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气概,无疑是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这些作品的力量和社会价值也在于此,然而,不得不看到这些作品的某种粗糙,以及在思想深刻性和真实性方面的不足,较浮于表面,没有很好地准确而生动地反映当时的现实;此外在构思上有模式化的痕迹。
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北大荒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而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生活图景,描绘的人物命运,提示的种种矛盾,都远远没有跟上瞬息万变的伟大现实。
既然。
北大荒已成为拓荒者的诗人、作家的生命的一部分,那么,越来越多的拓荒者活跃在北大荒文学战线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应该和可能提供的真正丰收还在以后。
这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旷日持久是回顾这块千古荒原以及随之而来的北大荒文学所走过来的脚印。
在编辑上,我们尽量保持原作的面貌,不作大的修改。
当然,我们还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让读者比较系统地阅读三十多年来的北大荒文学的部分主要作品,来分析研究北大荒文学的过去和现状,是非和得失,在探索它的特色和规律上有所裨益,从而推动北大荒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祖国既然有北大荒这么辽阔、肥沃而神奇的土地,文坛也不能没有北大荒文学这棵新苗。
由于时间、条件和水平有限,编辑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乃请读者批评指正。
《北大荒文学作品选》编委会
1986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