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求学故事
1、“学前教育”:走上好学的道路
周恩来幼年时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育,称陈氏为“娘”,称生母万氏为“干妈”。
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性格文静,才学出众,会书画,好诗文,有很好的修养。
陈氏对周恩来的要求十分严格。
4岁时,陈氏就教他识字。
5岁起,陈氏就送他进私塾读书,并取学名恩来,字翔宇。
1904年,周恩来一家搬到清河县(今清江市)外祖父家居住,在万家的家塾继续读书。
1905年,周恩来一家又迁入陈家祖居的陈家花园,在家塾中就读。
此后几年内,陈氏为了把周恩来培养成栋梁之才,每天黎明时刻,就把他叫起来。
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中的一些篇章。
陈氏还辅导周恩来阅读了外祖父家所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小说。
2、东北求学: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年少的周恩来,经常与在奉天省(今辽宁省)谋生的伯父周贻赓通信。
通过字里行间的所思所想,周贻赓对这位侄儿的才学和品行十分欣赏。
当周贻赓在奉天度支司(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俸饷科升任科员,生活稍稍安定后,便写信要周恩来到东北去,跟随自己继续读书。
1910年春,周恩来随同回家探亲的三堂伯周贻谦来到奉天省银州(今铁岭县),在他家寄居,并入银岗书院(初级小学)读书。
这年秋天,他移居奉天府(今沈阳市)周贻赓家,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
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10门。
在东关模范学校两年间,周恩来“肆力学科,兼好读散文小说及新闻杂志”,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
由于广泛阅读《史记》《汉书》《离骚》等书籍,周恩来的作文尤受老师赞许,
常被批上“传观”二字,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
其中,国文教员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名言“为了中华之崛起!”就是在此期间生成。
3、南开学校:多才多艺、成绩最优的学生
经过东北的磨炼,周恩来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
但更大的变化,是发生在他进入天津南开学校以后。
因为与东北相比较,在天津可以接触到大城市的社会生活,可以呼吸到近代社会的空气,这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去东北求学一样,周恩来转赴天津,也是得益于伯父周贻赓。
1913年春,周贻赓工作发生变动,改任天津长芦盐运司榷运科科员。
周恩来随伯父搬到天津,住在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
随即,他进入大泽英文算学补习学校补习功课,准备南开学校的入学考试。
8月中旬,他顺利考入南开学校,19日报到入学,编入己三班(以后改为丁二班)。
在南开学校的4年的学习生活,使周恩来从各方面都成熟起来。
由于伯父收入微薄,经济上有困难,他很少回家,平时利用假日和课余时间,为学校刻蜡版,抄写教学讲义,以补贴膳食费,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尽管生活艰辛,但是周恩来的成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他的国文和数学成绩尤为突出。
1914年12月14日,他荣获南开学校“国文传观”比赛第二名;1915年3月,他参加全校数学比赛,成绩优秀,所在丁二班成绩获全校总分第一。
1917年6月26日,周恩来以平均分89.72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
在参加毕业典礼时,他还获得了国文最佳奖,并代表毕业同学致答辞。
4、赴日求学:在挫折中成长
从南开学校毕业后,周恩来希望能继续求学。
由于家境贫寒,他决定报考日本官费学校。
当时,中日两国之间有一个由日本政府指定学校为中国代培留学生的协定。
该协定规定:中国学生凡能考取指定的日本大专学校之一的,可以享受官费待遇,直到学成返国为止。
1917年9月,周恩来由天津登轮船赴日本。
10月,他进入日本东京神田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文,准备报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1918年3月4日至6日,周恩来投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共考日语、数学、地理、历史、英语、物理、化学、博物8科,还进行了口试。
遗憾的是,因日文成绩不好,他未被录取。
不过,周恩来在精神上并没有过于沮丧。
此后,为准备7月投考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不过,由于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使得周恩来的复习计划几乎完全被打乱。
直到6月初,他才重新开始温习功课,全力以赴准备考试。
1918年7月2日、3日,周恩来投考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又因日文成绩不理想,未被录取。
1919年3月,周恩来得知南开学校即将创办大学部的消息后,决定回国学习。
尽管未能进入日本大学深造,但留日期间的自学和实践活动,还是给周恩来带来很大的帮助,思想上的进步更是十分明显。
5、勤工俭学:确立共产主义信仰
1919年9月25日,周恩来出席南开学校大学部的开学典礼,是该部的第一届文科学生。
为进一步探求救国真理,经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推荐和资助,周恩来决定到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英国留学考察。
1920年10月8日,他和南开同学李福景同获北京华法教育会开具的赴法证明。
行前,他与天津《益世报》商定,作为该报驻欧记者,以撰写旅欧通讯所得稿费来维持旅欧期间的生活。
1920年12月13日,周恩来与李福景等人,乘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抵达马赛港,随即换乘火车到巴黎。
周恩来在此短暂停留后,于1921年1月5日赴伦敦,开始对英国作“社会实况之考查”。
由于伦敦生活费用大,他决定投考位于苏格兰首府的爱丁堡大学。
1月25日,周恩来致信严修,禀报办理入学手续之事,相较于赴日之时,周恩来在思想上成熟了许多。
赴欧之后,他广读博览,涉猎各种学说思潮,以审慎求真的态度,“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