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陶渊明的孤独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不要回答诗句急

    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问题古今多有论及,但大都围绕其思想的儒与道、仕与隐、世俗与超脱的争论展开,多认为陶渊明最终是超越孤独、超越世俗的任真固穷之人。

    这无疑将陶渊明其人其诗简单化了。

    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容纳了陶渊明思想最复杂也最富有争议的两部分,即世俗与超俗。

    从他仕宦未期、归隐田园后和晚年。

    “孤舟”、“孤云"、“孤影"等富有审美意味的意象让人不难体会到陶渊明的孤独。

    可窥见其整个人生的境遇和心态,即孤独境遇与孤独感。

    一、闲居寡饮的孤独

    陶渊明隐居田园20余年看似宁静祥和的

    田园生活却充满了动荡和不安。

    外部世界战乱不断,最后以至于改朝换代。

    田园内部隐居后,不久便遭火灾,移居后陶渊明害大病,中间又有朝廷的征召,晚年又是贫困交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超脱很难持久地抵御田园内外的种种变故所带来的冲击。

    田园内外的世界都是如此的不安,不可能不触动陶渊明孤独的神经。

    更可悲的是,面对种种变故和不安孤独的陶渊明很难找到倾诉的对象和现实的依靠,最后只能向自己和自然万物诉说自己的苦闷与彷徨以达到自我慰藉和解脱。

    二、独游与偕游的孤独

    面对枯槁的隐居生活,陶渊明不时试图走

    出封闭的田园,去游历外面的世界,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孤寂。

    可见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想象和期望其实很简单也很现实。

    他他只是想在田园中读读书,种种田,时不时游历一番(这种游历和当时那些世家大族的人相比也是非常朴实的),和亲戚友人一起过安宁的生活。

    三、世俗与超俗之间

    阅读冈村繁先生的《陶渊明新论》,我们会发现陶渊明成了ー个以自我为中心对世俗声名有热烈欲求汲汲于他诗文中所否定的名与利、富与贵的庸俗文人。

    而阅读很多古人的论述及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研究》,陶渊明则依旧是那个我们称颂了千年的安贫乐道、孤做高洁、任真自然的文化偶像。

    ……

    陶渊明将自自己的孤独寂寞转化为一种深沉的超越时空的文字力量抚慰了后来无数士人彷徨孤寂的心灵。

    阅读陶诗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孤寂彷徨,让他们感觉有了依靠有了一个可以对话的人。

    供参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