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人民英雄有哪些

    1、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

    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施洋

    施洋(1889年—1923年),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

    1889年6月13日生于湖北省竹山县施家湾。

    为寻求革命真理,1914年考入湖北警察学校,期满毕业。

    次年,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学习法律。

    1915年,施洋就读于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

    1917年毕业后,他与武汉法学界人士组织法政学会,主张律师是保障人权,伸张公理的工具。

     

    1920年秋,施洋在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

    同时,他还深入产业工人居住区,了解工人疾苦,参与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宣传“劳工神圣”和社会主义。

    1921年10月,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积极从事有计划的工人运动。

    1921年底赴长沙向毛泽东学习发动农运,与毛泽东、正在长沙请湘军援鄂的辛亥革命元老孔庚三人结拜为兄弟。

    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底,施洋领导汉阳铁厂取得了罢工胜利后,参与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并被聘请为该会法律顾问。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

    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

    2月7日晚,施洋被反动军警逮捕。

    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

    2月15日凌晨,敌人将施洋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时年34岁。

    4、邱少云

    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关建乡)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

    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953年8月30日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于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5、王和平

    1985年赴老山前线参战后,王和平多次要求到最艰苦、最危险的阵地去执行战斗任务。

    领导根据他的请求,同时考虑到王和平学习好,懂外语,能看懂仪器说明,于5月19日派他去前沿146高地担任观察任务,他发现了敌人5个火力点,及时给我炮兵准确地报告了目标。

    在1985年5月31日即“5.31”大战中,敌人重点对146高地炮击,一排排炮弹不时在指挥所周围爆炸,顿时沙石横飞,观察所被震得直摇晃,随着炮击的加剧,强大的冲击波直扑观察所。

    王和平同志被掀倒在地,昏了过去,当他被炮弹的爆炸声震醒时,仍然坚持战斗,继续观察,报告情况,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也就在这时,敌人一发炮弹在观察所洞口爆炸。

    为了保卫观察器材,王和平毅然扑向观察所,结果器材保住了,而王和平同志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追记三等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