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苏轼和苏辙的故事苏轼和苏辙关系怎么样

    苏轼和苏辙的故事苏轼和苏辙关系怎么样

    苏轼的母亲程氏生了六个子女,但后来只有最小的两个孩子苏轼、苏辙活了下来。

    他们少年时的健康也不是很好,苏辙一到秋天脾肺都不佳;苏轼也说他自己“少年多病怯杯觞。”

    母亲程氏“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她教育两兄弟读书明志,要以古人名节来自我勉励。

    因此,苏轼从小就“奋厉有当世志”,他们在母亲的教育下熟读经史,纵论古今。

    但是,两人的个性不尽相同,苏轼爱好书画,喜欢收藏,游山玩水,敢说敢做,爽朗豪放。

    苏轼一生,诗、词、赋、琴、棋、书、画诸般全能,就连曾经的政敌后来的师友王安石也称赞他“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苏辙则沉默寡言,性格内向。

    其文如其人,朴实无华但情真意切。

    苏洵就二字姓名写过一篇短文《名二子说》解释为两兄弟命名的原因:“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大意如此:“车轮、车辐、车伞和车箱底部的四边横木都有重要用途,而轼则是车上扶手的横木,露在外面,好像没什么用,但是少了它,也不叫做完整的车。

    所以,我怕苏轼将来会不注意到应该要约束自己。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大意:“辙是车轮辗过的印迹,他既无车子行走的功劳,也不会遭到翻车之祸,所以知道,辙一生应可以免祸。

    ”由此文可见知子莫如父。

    嘉佑元年(1056年)三月,苏洵父子三人离家进京赴试,时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

    一行经过陕西凤鸣驿,因驿馆破败,不堪居住,只好住在旅店。

    经过河南崤山附近的二陵要道时,马死了,改骑毛驴,到达渑池,兄弟在渑池老和尚奉闲的僧舍墙上题诗。

    到达京城开封,父子见了不少名人,欧阳修读了苏洵作品,非常佩服,并且极力推荐给韩琦、富弼,可是没被重用。

    嘉佑二年,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三人名震京师时,忽然噩耗传来,程氏病死家乡,只好匆匆返回家为母丁忧。

    嘉佑六年,兄弟重回京师,参加朝廷的制科考试。

    考试结果,苏轼入三等,苏辙考四等。

    当时宋朝考试,第一二等都是虚设,三等实是最好的。

    在此之前,只有一个吴育曾经入三等。

    史传记载:“仁宗读到苏轼、苏辙的《制科策》,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

    苏轼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他宦海沉浮的一生。

    苏轼被派到陕西任凤翔府判官。

    苏轼在途中写了一首诗给苏辙,抒发兄弟离别之情,苏辙读到来诗时,揣测哥哥此刻应该走到渑池,而渑池正是他们六年前入京应试时曾经驻足之地,于是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前四句回答苏轼先寄来的诗,五六句回想起当年事情,最后二句是设想苏轼独自出行乏味,只能听到马鸣声,而无人可对语,虽然写苏轼的孤独,其实也就包括了自己的孤独。

    因此苏轼也作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时间虽才隔六年,渑池的僧舍面目已非,奉闲和尚已死,壁上题的诗也荡然无存,由此发出深沉的感慨,人生太渺小了,有如飞鸿,只能偶然留下一些爪痕。

    这时的苏轼,二十七岁。

    而弟弟苏辙,也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出任河北的大名府推官,负责司法工作。

    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二十八日,苏轼的妻子王弗病逝,第二年,父亲苏洵也去世,兄弟回乡服丧。

    熙宁元年(1068年)期满返京,这时朝廷政局发生变化,英宗已去世,由神宗继位,颇思作为,于是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苏轼兄弟虽然反对因循守旧,但也不同意变法的理论,因此卷入了政争。

    苏轼先应神宗的征询意见,反对王安石准备科举变法,批评说朝廷“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神宗也曾嘉勉他敢言,结果苏轼前后又进了《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拟进士对御试策》等批评新政的措施,但事实上,苏轼并非守旧派,他其实也赞成要“丰财”、“强兵”和限制贵族官僚的子弟荫补官职而“择吏”的革新主张。

    然而,毕竟引发与新党人士的冲突。

    苏辙也因批评新法,多所不和,结果离开朝廷到陈州(河南淮阳)。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调往杭州,途中,兄弟相聚在颖州,这时两人政治上都不得意,被排挤出朝。

    这次相聚在欧阳修相伴之下,一同过了半个多月,分手前夕,在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苏轼写了二首诗显示心境:“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颖。

    留连知无意,惜此须臾景。

    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

    念子似元君,木讷刚且静。

    寡词真吉人,介石乃机警。

    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无炊井。

    有如醉且坠,幸未伤骤醒。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

    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人生无离别,谁知珍爱重。

    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

    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

    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

    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

    悟此常太息,我生如飞蓬。

    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

    ”(“六一翁”指欧阳修;“飞蓬”象征他这一生,到处飘荡,不曾安定。

    )次日凌晨,兄弟分手,苏轼后来写给好友李常的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手足之情,情深入骨,令人动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