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七言律诗
一、《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话释义: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二、《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出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白话释义: 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
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落》飘向何处?笛声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三、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白话释义: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四、《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白话释义: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五、《凉州词》 (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话释义: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代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六、《凉州词》(唐)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话释义: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当将士们正凉州石窟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突然不停地响起,在催促他们快点上前作战。
将军说到:“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到今,前往战场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七、《寄人》 (唐末五代)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白话释义:别后思念深深,经常梦到你家。
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
再也不见倩影,令人魂牵梦绕,只有明月多情,遍照片片落花。
八、《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九、《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话释义: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十、《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池塘倒影入楼台。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白话释义:绿树蔽日,遍地浓荫,夏天白昼漫长。
楼台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镜中美景。
微风轻拂,水波荡漾,好像水晶帘幕轻轻摆动。
满架蔷薇,艳丽夺目,院中早已弥漫阵阵清香。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
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句数和字数固定。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
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
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