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古诗怎么读
发布者:张书2019-12-06
《为学》 本文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朝]彭端淑字乐斋,清代丹棱(今属四川)【 约1699一约1779年】,清代文学家,号仪一。
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
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
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
著有《白鹤堂集》、《雪夜诗坛》、《为学》(意为做学问),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
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