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豪放派诗词
豪放派代表: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
出狱后贬黄州。
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
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他长于行书、楷书, 笔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然, 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
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
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
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江 城 子(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在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1)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词年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苏轼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
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聊且要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
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
说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
“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下面一层写作者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来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
这就在大幅度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了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立功业。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豪放派: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
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
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
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
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
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
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
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
《晋书》载:王??有牛名八百里?始/SPAN>,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
“麾”是军旗。
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古代的瑟有五十弦。
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这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
“翻”,指演奏。
“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
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三国志·先主传》引《世说》)。
“作”,作“如”解。
“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
“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
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
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
前面九句是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的。
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
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是陈亮的悲愤。
辛弃疾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宗师。
在这首词中表现的艺术风格有两方面:一是内容感情的雄壮,它的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
二是他这首词结构布局的奇变。
一般词分片的作法,大抵是上下片分别写景和抒情,这个词调依谱式应在“沙场秋点兵”句分片。
而这首词却把两片内容紧密连在一起,过变不变(过变是第二片的开头)。
依它的文义看,这首词的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为一意。
全首词到末了才来一个大转折,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
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
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以末了五字否定前面的几十个字。
前九句写的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
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
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
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
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决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