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苏轼诗词文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

    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

    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文,带起下片。

    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出“江山如画”的赞叹;锦绣河山,地杰人灵,如画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三国时候正是英雄云涌、奇才辈出的年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上片立足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

    “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英雄人物风云际会,而最令东坡向往的是周瑜,以“遥想”领起五句集中写青年帅才周公瑾,既然是作者的向往,必然要挑选最能表现人物的素材。

    史载,建安三年,孙策亲迎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并同他一起攻取皖城。

    周瑜取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赤壁之战。

    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这一细节,以美人衬英雄,(西施、范蠡泛舟湖上)接下来从容貌仪态上写周瑜儒将风流姿态,大敌当前,谈笑自若,指挥镇定,强敌瞬间瓦解。

    “故国神游……华发”:这里边有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同黑暗的政治现实和横遭贬谪的坎坷处境大相抵牾,思绪深沉、感慨顿生,仕途蹭蹬、壮怀莫酬,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词人于天地之中顿生达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放怀一笑,驰骋于山林、江河、清风、明月之中,洒脱情怀于此略见一般。

    (坡仙)

    本词极雄丽之至,大起大落,横绝今古。

    既认知人生如梦,又极写人生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曾经辉煌,也许如梦的辉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

    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在雄长豪宕壮丽恢弘之中,隐然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章法:上阙: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热烈奔放;下阙:抖笔荡开,长音袅袅,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旷远。

    音韵:入声韵,短促有力。

    诗歌是韵文,讲究节奏之美。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仙境出现时由原来的七字句换为四字句,使意外、突变更强烈。

    另如“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

    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诉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这雄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慷慨雄浑,激烈悲壮。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高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题解】

    选自《东坡七集》。

    作者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今在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道中游庐山西林寺,因题壁留诗。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题解】

    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春天杭州西湖上。

    作者以绝世的天才,宦游物华天宝的杭州,为名山胜水所陶醉,挥笔写下了许多描绘湖山美景的佳作。

    此诗是他杭州风景诗中传诵最广的绝唱之一。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和子由渑池怀旧

    【题解】

    见《东坡七集》。

    嘉佑六年(1061),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

    其弟苏辙送作者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难遣,写了首《怀渑池寄于瞻兄》寄赠。

    此诗为作者的和诗。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今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题解】

    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时苏轼任杭州通判。

    原共五首,此第一首。

    望湖楼,五代时吴越王钱氏所建,又名看经楼、先德楼,在西湖边。

    【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汲江煎茶

    【题解】

    《汲江煎茶》一诗中,作者苏轼取材描写了如何汲水、煎茶以及其他饮茶的日常生活琐事,写得诗意盎然,引人入境。

    【原文】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题解】

    选自《东坡先生全集》。

    章质夫作《水龙吟》杨花词,苏依韵和作此词。

    全篇层层铺叙,句句都是寄托之笔,且把杨花、思妇、“我”,这三种本来毫不相干的形象加工锤炼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全新的艺术形象。

    【原文】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醋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绕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调歌头

    【题解】

    见《东坡先生全集》,题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此词中作者田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自人及月,从古至今,表达了其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解】

    选自《东坡乐府》。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有名的“乌台诗案”被捕下狱,经多方营救,最后贬至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1082)七月至十月间,他两次游历黄州城西的赤壁(赤鼻矶),三咏赤壁,先后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不朽的绝作。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西江月(并序)

    【题解】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当时苏轼被贬放黄州,一场大病初愈,正值景色宜人、春意盎然的时节,与友人同游蕲水清泉寺,顿觉精神格外爽朗。

    于是便用生花妙笔,以明朗的色彩,描绘出秀丽无比的暮春景色,充满春春活力。

    【原文】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春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住上。

    照野(左氵右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眼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临江仙•夜归临皋

    【题解】

    选自《东波先生全集》。

    该词题为“夜归临皋”。

    全词所叙作者苏轼夜饮东坡雪堂、醉归临皋亭寓所之事,抒发了作者意欲获得自由的情怀。

    【原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定风波

    【题解】

    见《东坡先生全集》。

    此词写作者在风雨中吟啸徐行从容自如的神态,反映其坦荡的胸襟及开朗的情绪,并隐含了其对待贬谪生活的态度。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贺新郎

    【题解】

    选自《东坡先生全集》。

    此词系作者借美人迟暮寄托伤时感世、怀才不遇之情。

    全词采用比兴、衬映和烘云托月的手法,写得储蓄、蕴藉,耐人寻味。

    【原文】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扉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

    苦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解】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作者苏轼借出猎一事抒发了爱国豪情,表达了他热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以急切愿望。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题解】

    此词见《东坡先生全集》,作者以虚实相衬的手法写出自己对去世十年的妻子正弗既真挚浓烈,又曲折多变的思念之情。

    乙卯,熙宁八年(1075),苏轼时为密州(今山东省渚城县)知州。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蝶恋花

    【题解】

    此词选自《东坡先生全集》。

    题为“春景”。

    该词通过描写远方的晚春景色,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见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作者被贬谪时的复杂心情。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浣溪沙

    【题解】

    自《东坡乐府》。

    此词作于徐州,原作一组共五首,题下有小序云:“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这五首词都是写农村的风土人情,宛若五幅农村风俗画,生动自然,浅近贴切。

    【原文】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