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诗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明朝诗歌的风格特点:
1、创作流派多
形成的诗歌创作流派较多。
除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流派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外,历朝还有许多地域性的小流派。
这种现象显然与明代文士喜结诗社的风气有关。
2、明代诗提出诗歌理论主张
面对正统诗文的衰微,明代诗人提出了不少诗歌创作方面的理论主张。
比如,高启认为要“兼师众长”;李东阳认为要分辨诗体的声调音节;前后七子主张要学习汉魏盛唐,提倡复古;公安派则主张要“独抒性灵”等。
这些看法均有一定道理,涉及诗歌创作如何学习前人、如何掌握诗体特点、如何表现诗人主体感情等问题。
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提出的理论主张却有如下共同弱点:一是将其认识到的部分真理强调过分,缺乏应有的辩证态度;二是不能正确总结汉魏盛唐以至宋元以来诗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三是没有找到提高诗歌创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即应到现实生活中寻求诗情。
所以,这些理论主张都未能挽救正统诗文的衰微,反而将诗歌创作引向更深的危机。
3、明代诗广度和深度
明代诗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既不如唐诗,又逊于宋诗。
这里固然有八股取士,使“明代功名富贵在时文,全段精神,俱在时文用尽,诗其暮气为之”(吴乔《答万季墅诗问》)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诗人创作指导思想上存在偏颇。
前后七子的模拟成风,公安派的诗意浅露,竟陵派的诗境狭小,都是诗人不能深刻认识生活的重要性而结出的苦果。
明代诗:
在将近300年的明代历史上,诗歌总的来说是相当繁荣的,无论诗人或诗作的数量,都超过前代。
但是明代诗歌发展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呈现复杂的状况。
明代诗歌的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
1、为明初洪武、建文年间。
2、为永乐至天顺年间。
3、为成化至正德年间。
4、为嘉靖、隆庆年间。
5、为万历、天启年间。
6、为崇祯及南明诸王年间。
明朝(1368年―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
诗歌: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