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求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语文论文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韵律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

    教学时间:

    二、考点解析

    2002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

    根据新颁布的2002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今年高考语文学科,有关诗歌鉴赏题的题型和内容已做了重大的调整。

    诗歌鉴赏原来包括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两方面的内容,今年,现代诗歌鉴赏不考了。

    原来题型为选择题,今年,古代诗歌鉴赏将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试。

    但考点仍体现在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和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等方面。

    我们认为高考不会因为命题形式的变化而加大试题考查的深度或广度,但会增加考生解题的难度,因此,这种变化对具体教学过程中训练思路和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面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变化,考生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将直接有助于考生解答古诗鉴赏题正确率的提高。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

    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再如:孟浩然和杜甫写的两首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月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这两首诗都是名篇,都达到了情影交融、形神结合。

    从“境”来说,二者都是气魄宏大,把洞庭湖那种浩瀚的气势、雄浑的景象有力地显示出来了。

    但就“意”来说,二都又颇有差异。

    孟浩然所抒发的情,只是个人之情,只是想到“欲济无舟楫”——想当官无人推荐。

    而杜甫所抒发的情,虽然也有个人之情,但主要的却是忧国之情,想的是“戎马关山北”——关山北的战事。

    因此,孟浩然诗就显得“境”大“意”小,而杜甫诗却是“境”大、“意”也大,二者铢两悉称。

    (3)抒情方式

    一切文艺作品都需要表现感情,诗尤其需要表现感情。

    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作家、评论家普遍认识到了。

    比如《毛诗序》的作者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有名的“诗言志”的主张。

    这里所说的“志”就是“情”或“情意”

    例如:杜甫《蜀相》

    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景仰,他写了好几首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

    这首诗是公元760诗人初到成都时写的。

    诗的前两句看来是写景,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

    第一句中的“寻” 字,说明诗人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怀着对诸葛亮的无限思慕之情特地来瞻仰武侯祠的。

    三、四句看来是写景,实际上也是抒情。

    其中的“自”字和“空”字用得极好,表明尽管祠堂的阶下碧绿的花草,树上有黄鹂叫,然而“人去楼空”,人不在了,自然景色也是自生自灭,没有人欣赏了。

    五、六句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

    最后两句流露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极度惋惜和悲痛。

    全诗感情深沉。

    诗的结尾所说的“泪满襟”的“英雄”,首先是诗人自己。

    正因为诗人自己对诸葛亮的景仰和怀念如此深切,感情如此真挚,所以,就使得诗的艺术形象饱含了高度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千古绝唱。

    又如:我们学过的王维的《渭城曲》

    这也是一首被人们交口称赞的名作。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送别友人的地点和景色,后两句劝他的朋友在分手前“更尽一怀酒”,因为分手后就见不到“故人”了。

    这两句,语言是朴素的,然而它不仅出色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的深情,也表达了人们离别时的一种普遍的心情。

    难怪这首诗在当时就谱入乐府,成为有名的“阳关三叠”,在各处广泛传唱,在后世也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

    抒情的方式有:

    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此景此物中。

    2000年春季高考。

    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

    2001年高考(9)

    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

    古代诗歌中绝大多数是间接抒情。

    2001年第8题

    (4)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5)烘托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来塑造形象。

    衬托分为反衬和正衬。

    正衬又称为烘托。

    (6)用典(也是表现方法)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

    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来历。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5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

    这些典故就因为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和这首词的思想情紧密联系的,所以,辛弃疾来北固亭就很容易想起这些典故,并借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

    (7)表现方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

    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如烘托、虚实(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用典等,有助于披文入情。

    其他如“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手法,都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8)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比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如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样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却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氵预 堆。”欣赏两人的诗,要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它们风格的差异。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

    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知识点讲解

    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为E级。

    它是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能力参与才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但只要对诗词曲有兴趣,对课内同类作品认真研读过,做这类题也并非很难。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

    (2)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

    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

    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诗,但也是一幅画。

    这幅画的近处是“江枫”(二桥名,即江村桥、枫桥)的“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远处则是霜满和向“乌啼”(地名)那个方向落下去的残月,透过树丛还可隐隐约

    1

    约的看到寺庙。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

    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

    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联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色泽浓艳,生机盎然。

    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

    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和带着愁思进入梦境呢?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

    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影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我们就象坐在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

    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

    确实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啊!

    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仅二十个字的短诗,其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绝唱,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鹳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已被河水冲没),共三层,由于楼址的地势高,所以登楼远望,周围景物尽收眼底:远处是中条山,近处是滔滔奔流的黄河,极目远望,还可隐约地看到晋南和渭河两岸的奇景。

    因此,鹳雀楼在唐代就成为登临的胜地了。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用粗线条勾画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景物,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

    同时通过“依”、“流”等几个动词使自然景物活了起来,赋予自然景物以活泼的生命和神态。

    “依”字且得很好,勾画出了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

    “流”字也用得很好,象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使读者看到了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滔滔黄河水的声响。

    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使人们想象中的“山”、“河”也染上了不同的颜色。

    诗的后两句,貌似说明一种哲理,实则显示出:如果要看到更广阔更奇丽的情景,那就得“更上一层楼”。

    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后两句一点也不干枯,相反地与前面的景象衔接得很好,气脉一贯,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新颖而又完整的登楼远眺图。

    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也表现得很好,仅从登高望远的情景,就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情绪是积极向上的情绪。

    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9)语言特色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

    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语序倒置的修辞色彩等。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开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

    又如王维之《山居秋暝》一诗中照、流、归、下等动词的妙用,这些动词或长或短的持续情,使我们似乎感观月光的倾泻不尽,清泉的长流不绝,浣女的由远而近,莲舟的由近而远。

    ?

    五、诗歌鉴赏方法

    (一)厚积博发,注重平时积累

    1.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 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2.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二)审读作品

    1.知人论诗 以察诗情

    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当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 风格。

    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朝代文和文下注(诸如写作大、小背景 ,心情等)

    例如:同为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

    2.把握特色 重点突破

    3.推敲诗题 以明意旨

    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

    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

    4品位语言 披文入境

    养成逐字逐句品位语言,分析形象,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

    艺术创作往往是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我们在鉴赏作品时,由于没有选项这个阶梯可借助,

    (三)方法点拨

    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使学生明确高考要求,了解诗词鉴赏的角度。

    先弄清写了什么?

    1.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4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就是是绿肥红瘦”。

    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提示: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4)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诗中有画和精忠报国

    (二)弄清是怎样写的?

    1.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如2000年高考题中“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达了诗歌主人公因约客不来夜过半的烦躁。

    在分析细节时要注意前后联系。

    如果不注意上文的“有约不来过夜半”和下文的“落灯花”,很可能把“闲敲”理解为表现诗歌主人公闲适恬淡的心情。

    2.注意全诗的结构

    结构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结构有总式、层进式、对照式待。

    如1996年的高考题整首元曲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呼应。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