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表达几种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尽量少用或不用虚词
就是在说话或写作文时,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虚词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例如:
①因为心里有点烦,所以出去走走。
②这是我第二次来北京,三年前曾经来过一次。
例①中的“因为……所以”这一对关联词读起来感觉很别扭,不如去掉。
去掉后因果关系仍然很明显。
例②中的时间副词“曾经”可以去掉,因为“三年前”就已经包含了“曾经”之意。
从以上两个例子看,去掉多余的虚词,句子就简洁多了。
二、不要用表意相同的词语
所谓表意相同的词语,是指两个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处所、范围、程度等方面相同。
例如:
③他年龄不大,头上却早早谢顶了。
④李明玉头顶上戴着一顶新帽子,上身穿着一件新棉袄。
例③中的“谢顶”就是指头上无头发,因而“头上”一词纯属多余,应去掉。
例④中帽子本来就是戴在头上,棉袄原本就是穿在上身的,因而“头顶上”和“上身”纯属多余,去掉后句子就显得简洁多了。
三、尽量用指代词语
⑤王强同学是上海人,但王强的作文不是《上海的黄昏》而是《故乡的黄昏》,这是为什么?“故乡”对于王强来说是熟悉的,但许多黄昏的景物却是王强新见到的。
例⑤中出现了4个“王强”,读起来感觉别扭、刺耳,应将第2个和第4个“王强”改用“他”。
用指代词语替代后,语句就显得简洁了。
四、适当地变换人物称谓
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经常出现,如果都用同一个称谓,就会显得重复、呆板。
这就需要适当变换称谓。
⑥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故乡》)
这一段是介绍杨二嫂其人。
简短的话语中对杨二嫂的称呼就变换了三次:杨二嫂、豆腐西施、圆规。
多次变换称谓,固然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但也能使行文简洁。
如果通篇都用“杨二嫂”来称呼,就会显得重复、啰嗦。
五、要尽量避免重复用词
⑦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的儿子早识刀枪。
例⑦中的“子弟”“孩子”“儿子”和“熟悉”“会玩”“早识”是两组同义词。
这样使用就避免了重复,使行文显得十分简洁。
六、要坚决避免出现歧义
表意不明,容易给人造成多种理解,自然会影响到语言的简洁。
⑧打假办对检举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对例⑧有两种理解:一是对检举人检举这件事感到愤慨;二是对坐视不管的围观者感到愤慨。
语言表达出现歧义,会令人费解甚至引起误解。
七、不要老是用“说”这类词
写记叙文常常需要引用人物对话。
有的同学引出人物对话的词语总是那么几个:“说”“说道”“回答说”等,显得既单调又不简洁。
其实,引入对话的方法有很多。
如:
⑨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小橘灯》)
⑩“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一面》)
例⑨是用说话人的动作引入对话,例⑩是以说话人的语调、语气(放在后面的)引出。
让作文语言简洁的方法当然还有很多,但总的要求是,力求用语用词不仅简洁明了、典雅生动,与整个环境氛围、人物形象在情调、韵味上保持一致,还要根据自己使用词句的喜好,逐渐形成风格,力争“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样才能凸显个性化的语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