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传统节日【寒假文】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传统节日? 你能说出“过年”的真正含义吗?你能说出在年前还有什么重要的活动吗?你能说出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贴春联吗? 不论你承认或者是不承认,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在沦陷。

    沦陷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或者是仅为聚餐拼酒而存在的狂欢日。

    为什么传统节日不受重视? 中国节日的现状和西方不同的历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西方的主要节日多半带有宗教色彩或就是宗教节日,例如复活节、圣诞节、圣瓦伦丁节等等,多为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化积淀的历史性时间的产物。

    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多半没有连贯的体系,是单纯为了纪念某几个较为分散的历史时间设立的节日,例如春节、端午、清明在历史上就没有比较直接的联系。

    作为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宗教对文化的影响一直很强烈。

    古中国先是没有自己的本土宗教,而本土宗教道教产生之后,也一直处于被压迫和轻视的较低地位,同时长期存在道、佛、儒、俗四种理念共存的局面。

    虽然在这样混杂的情况下不乏融合的典例(比如佛教的盂兰盆节已经称为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但是更多的带来了文化和意识理念的混乱。

    作为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的节日,中国的节日大多是民风民俗的产物而并非宗教的升华,几个比较大型的节日(例如春节,端午,中秋等等)都没有具体化思辨化的理论支持,从而导致了节日风俗的弱化和矮化。

    反观西方,宗教的权利广大,对文化影响深刻并且统一,从而致使西方节日的传承和保留如此细致。

    默罕默德通过《古兰经》达到了统一阿拉伯民族语言和文字的目标,进而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伊斯兰教自身的传播。

    而古代中国,皇权远远高于教权,并且宗教多变(唐朝重道,宋朝崇儒,梁国礼佛等等不一而足),宗教对于文化的保护颇为渺小。

    其次,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的节日都具有很强烈的农业意义或者农时意义。

    例如春节。

    春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季节,庆祝春节,既可以理解为对来年农业生产的期盼,也可以理解是对于冬天这一迫使农业生产停顿的季节的送别,春节的一些民俗也体现了农业化这一中国主要特征。

    比如鞭打春牛的仪式,是为了来年祈求好收成。

    西方由于土地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农业一直不甚发达,相较中国没有如此强烈的农业气息。

    再者,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交往不便的状态,导致各个地区的经济生活截然不同,进而导致风俗习惯迥异,体现在文化上节日上就更加显著。

    比如春节时北方人必吃饺子,南方人则多半选择元宵。

    这中分歧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西方因为长期处于战争和动荡之中,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的传播。

    在近代,一部分有志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国图强的运动,这些运动当然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多,但是在近现代化的过程中,激进分子对一些本不应该是文化糟粕的,甚至是文化瑰宝的东西错误的抛弃,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民俗的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自然而然的就衰落了下来。

    到了现代,在这个社会巨变的转型期中,由于经济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速度在不断的加快。

    这带来了两个主要的问题。

    一是人们对生活失去兴趣和耐心,不愿意如此精工细作的进行一些仪式(比如节日的一些必要活动)。

    二是人们对休息极度渴望,更倾向于进行一些简单直接的放松活动,比如泡吧,睡觉等,不愿意把时间放在其他事情上。

    另外,所谓的“标新立异”的精神大肆传播,无条件的抛弃旧有的文化,主观武断的认定外来文化(比如日韩,欧美的文化等等)的优越性,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的复苏。

    综上,中国目前传统节日低迷的状况,是由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其本质是对传统文化的轻视。

    具体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一一解决。

    我们如何拯救我们的传统节日? 第一,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增加假期和休息时间,使得人们有时间去从事民俗活动。

    这一手段已经得到了运用,除夕、端午和中秋已经成为了法定节假日。

    自从法国实行35小时工作制来,法国的文化消费大幅上涨。

    这一事实说明,提供给人民更多的休息时间,完全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第二,深度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

    在过去的物资贫乏的年代,过年就等于新衣服和有肉吃。

    而现在,衣服天天新,肉也可以天天吃,所以春节仿佛失去了它的意义了。

    但是春节的意义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是穿新衣和吃肉,民俗专家应该深入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这样一来也能促使人们更乐意的投入到节庆活动中去。

    第三,把民俗民风整理汇编。

    提到节日的习俗,我们很难能够理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条目来,也很难能够完整的叙述节日的来历、发展和现状。

    这固然有我们不重视的原因,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有习俗复杂多变的原因,我们应该完善和整理这些零碎的东西,使得我们能够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有可能参照的依据。

    第四,从根本上唤醒国人的文化根基。

    这是一个很漫长而且极其艰辛的过程,做到这一点,要完全扭转国人千百年来的观念,但是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也是我们拯救传统节日的最终目标。

    为什么我们要拯救我们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拯救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在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些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处境岌岌可危,某些居心叵测的国家和个人早已经开始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图谋。

    有的以软实力不断进行文化侵略,企图从内部分化我们民族,同时推销自认为优秀的生活方式。

    有的以野蛮的可笑的手段强占我们的文化历史,我们的“端午祭”已经没有了,也许以后我们说到孔子必须要在前面加一个方括号里面写上“韩”,也许我们以后说到屈原就得喊他为“国际友人”,也许我们以后只能莫名其妙的看着《黄帝内经》称为“韩医”著作,这一切荒诞可笑的描述,如果我们不进行反击,很可能就会成为现实。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历史,不能没有赖以生存的文化领域。

    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历史,失去了传统文化,那就会变得歇斯底里无理取闹,比如某些国家失去了自己的历史,从而妄图强占别国的历史来充数,又或者某些国家自身没有历史,从而行事为所欲为,嚣张跋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我们的历史,就是在规划自己未来的道路,至少可以避免陷入某些国家的可笑或是野蛮的行径。

    “布国威与四方”,文化强盛是国家强大的最终目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