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小学的古诗种类

    1.忧国伤时

    2.年华易逝,壮志难酬

    3.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4.怀念朋友

    5.歌颂美好爱情

    6.闺中思念

    7.孤独凄苦

    8.指斥负心人背离爱情

    9.仕途失意

    10.时光,青春易逝的伤感

    11.告慰平生的喜悦

    忧国伤时:由可分为以下几种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忧: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登楼》)

    年华易逝,壮志难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环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屈原《涉江》、《诗经·黍离》

    怀念朋友:我觉得这一类不如改成“思亲怀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春日怀李白》等

    歌颂美好爱情: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闺中思念:这个多得很,基本上是诗人都写过……如王昌龄《闺怨》、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等等。

    孤独凄苦:很多诗都表现了孤独凄苦啊,比如像上一类的闺中怀人的一般都是这种情怀,所以分为一类不是很恰当哦。

    如果是真的要举例的话,我觉得应该首推老杜的《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尽了孤独寥远之感。

    七律压卷之作当之无愧。

    指斥负心人背离爱情(这个跟闺怨诗又有很多重复哦):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经·氓》

    仕途失意:连王维这种出了名的好运气都有过这种经历,更别说其他人了……白居易《琵琶行》、屈原《离骚》

    时光,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必须辨别不同题材的诗词,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的判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题材的诗: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 李白》亦属于这一类。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等等。

    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陆龟蒙的《新沙》就属于这一类。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等。

    此外,有些诗本身不是哲理诗,只是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这类诗不归入哲理诗范畴。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2001年全国卷中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属于这类诗。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其内容描写离不开山水,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行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只作记行诗,不可视作山水诗。

    2002年全国卷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属于这类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 柳中庸》亦属于这一类。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事不议论,让读者自己思考。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

    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1996年全国卷《咏史》(元朝阿鲁威的散曲)亦属这一类。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这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作。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1996年全国卷

    11、山水诗,又称山水田园诗,这类诗以自然风光为题材,通过描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自然景物来寄寓情感,常用寓情于景,借景写情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在古诗词中最常见,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

    如:2003年全国卷中的王维的《过香积寺》,1999年杜甫的《漫成一首》,1998年的两首:刘禹锡《望洞庭》,雍陶《题君山》,2003年北京卷中赵嘏的《江楼旧感》等。

    古诗分类 古体诗 乐府 律诗 绝句

    古诗分类-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魏晋和唐 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例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

    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於盛唐。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绝句又叫"截句"。

    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