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兼暇苍苍白露为霜”的全诗是什么

    ”兼暇苍苍,白露为霜“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的《蒹葭》。

    《蒹葭》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话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扩展资料: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

    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

    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

    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

    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追“伊人”的男子在经过了三次的追寻没有追寻到他的“伊人”由此可见所谓的伊人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与虚境。

    但是追梦男子并没有放弃,而是为了梦想而上下追寻,不怕艰难险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风·秦风·蒹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