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求五首关于告别离别的诗及其赏析谢谢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人。

    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

    曾与柳宗元等人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

    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

    他的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他的散文思路清晰,简洁晓畅,说理文论证周密,深入浅出。

    著有《刘梦得文集》。

    [注释]

    (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2)巴山楚水:泛指作者贬谪之地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3)二十三年:作者被贬外地到回归京城长安的时间约为二十三年。

    (4)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5)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

    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6)翻似:反而像。

    (7)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

    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

    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

    刘禹锡借这个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8)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9)长(zhǎng):增长,振作。

    [译诗、诗意]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突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贬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

    “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意思是他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

    夔州属于古代巴国。

    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

    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

    “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

    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前一句诗人借西晋向秀的《思旧赋》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的豁达、乐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沉舟”二句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末尾两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继续努力的精神吧!”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酬赠诗之上品。

    14、水调歌头 明。

    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其代表作品。

    [注释]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指想像中的仙宫。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8) 何似:哪里比得上。

    (9)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0)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1) 此事:指人的“欢” “合”和月的“晴”“圆”。

    (12)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译诗、诗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又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人的一生,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词前有小序:交代词的写作时间,“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背景,“欢饮达旦”;题旨,醉后抒怀“兼怀子由”,前者是主,后者是辅。

    具体言之:抒词人外放期间寥落情怀。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侧重写天上,是写望月,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

    “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真可谓“奇逸之笔”。

    “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

    这里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下片侧重写人间,是写怀人,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在结构上属于过渡句。

    “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

    意思是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其明写月,暗写人,颇含怨恼之意。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

    意思是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实则是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意思是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

    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意思是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这里是作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下,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赏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

    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

    诗中没一个字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

    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

    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

    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待被“烟花三月”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

    李白不是有过一个“梦笔生花”的故事吗?想不到作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梦中笔头生花,竟生成了送别时的三月烟花,赢得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

    天空也被明丽的世界感觉所感动了,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

    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

    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游豪兴的诗化象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安西,安西都护府。

    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重离别。

    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

    南朝江淹专门写了一篇《别赋》,赋的一开头就说。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送别曲也很多,汉横吹曲有《折杨柳》、《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有《折杨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等。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

    “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

    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

    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

    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

    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

    代人伤心,为人垂泪。

    本诗写春朝两,下“襄轻尘”三字,表明两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

    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

    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

    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

    此种写法。

    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

    然而。

    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别”字。

    虽有良辰胜景。

    也无心流连。

    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

    环境的。

    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关键词语是“柳色”。

    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

    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

    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

    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

    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

    “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

    “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

    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

    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

    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

    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

    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

    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厚,紧相呼应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这杯酒具有极重的分量。

    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肠。

    唐代由于国力强盛,对外的交流往来也空前频繁,因此经常有人“西出阳关”,或出使,或经商。

    出阳关向西,面对异域山川,风俗不同,语言有别,而且要涉足杳无人烟的大漠,所以将出阳关的入,内心无限凄凉。

    前来送客的亲友自然也怀有同样的心情。

    本诗中的元二的心情,当不胜故国他分之感。

    此时的故人之情,较之寻常情况下,弥足珍贵。

    “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可谓笔力千钧。

    白居易《对酒》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可见此诗打动人心的力量。

    正因为这首诗说出每个出关、送行人的内心感情,得到许多人的强烈共鸣,成为广泛传唱的出塞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