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开篇诗词究竟在说些什么
《三国演义》全书通篇讲述的就是一个「义」字,宣扬忠孝节义,天命天理,治国平天下,也有谋略、智慧在其中,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天命观。
书中多次讲到“天意”主宰著人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认为预兆吉凶、星辰明晦、天文乾像变化等都是“天意”的表现,“天意”是人所不能违抗的,人只能顺天而行。
《水浒传》中的恩恩怨怨透著个人意志的不由自主,是非谁人定?兴衰岂无凭?英雄们行事讲“义”字当先,但在人们的眼里看他们又是落草为寇。
尽管宋江一味想取得正统,但一百零八条好汉大都是悲惨的结局。
作者也通过此诗奉劝世人:莫做草莽英雄,不如握着掌中的酒杯茶杯,听一曲新曲逍遥自在。
《西游记》的开篇诗最有广告意味,好似在让读者认真研读这部巨著。
诗从玄而又玄的无极状态混沌下笔,这是天道。
而仁、善都属于人道儒家概念,是人事的基本准则。
书中,唐僧师徒对佛法的坚定信仰鼓舞著后人,他们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却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得道成佛,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向善才是人生正道。
《西游记》展示的是人生的超越过程与归宿,也是四大名著中惟一具有圆满的结局。
所以作者写到“每个人真想悟彻天造地化之玄机,修持大道之功,就得来看作者的这部《西游记》了。
”尽管说的是释家的事,《西游记》其实是在警示普通人如何追寻真理终成正果的成功启示录。
《红楼梦》写人事,诉说着社会基本团体家道的兴衰,作者饱尝辛苦道出了“浮生若梦”。
全书的中心线索是一块灵石的经历,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幻为人身,后又引登彼岸。
书中的《鸟投林》告诉人们:世间万事有因,欠债必还,曲终人散;书中跛足道人在《好了歌》中罗列了炎凉世态中人情冷暖变化的一些现象;而甄士隐的注解则更进一步洞察了一切事物是过眼烟云,并且看穿了世人的荒唐之处在于“反认他乡是故乡”。
佛家认为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一切都是幻象,是不实的。
喻示世人来头非比寻常,从天上而来,从远古走来,切勿迷失本来面目,抛弃对红楼的痴迷,梦醒时明心见性,返本归真。
王国维引用尼采的观点“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真谛的理解。
而《红楼梦》堪称其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