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简述清初四僧的艺术个性及其成就

    “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

    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4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他们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

    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

    他们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标新立异,创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扬、不守绳墨、独具风采的画风,振兴了当时画坛,也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其中石涛、朱耷成就最为显著。

    石涛的山水不宗一家,戛然自立,景色郁勃新奇,构图大胆新颖,笔墨纵肆多变,格调昂扬雄奇,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

    【朱耷】:朱耷 八大山人(1626-1705),籍贯南昌,明朝宁王朱权的后代。

    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做道士。

    号八大山人、雪个等。

    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

    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

    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

    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

    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石涛】:石涛(1630一1724年), 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

    中国清代画家。

    僧人。

    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 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道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广西全州人。

    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晚年居扬州。

    他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并与清王朝上层人物多有往来,内心充满矛盾。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

    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

    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

    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

    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

    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

    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

    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

    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

    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

    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

    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俗姓刘,字石溪,号白秃,自署石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因字石溪,故与石涛并称“二石”。

    他也是在“甲申之变”(崇祯上吊的日子)削发为僧的。

    髡残为人刚心不阿,为世人所敬重。

    他对人物、花鸟、山水皆能,以山水为最精。

    他画的《层岩叠壑图》轴,景致繁复,层层深入,使观者有可游可居之感。

    他的作品于平中求奇,画风凝重幽深。

    他留下的传世作品较少。

    髡残何时开始作画已难于稽考。

    今见髡残最早的作品为清顺治十四年(1657)所作《山水图》轴,绘画风格已经成熟。

    此后两年无画迹,而在清顺治十七年(1660)传世作品突然增多,至清康熙六年(1667)形成了创作高峰期,今天所见髡残的作品大都是此一时期内的创作。

    他是怎样与绘画结下缘份的?据其自述:“残僧本不知画,偶因坐禅后悟出此六法。”又云:“荆、关、董、巨四者,而得其心法惟巨然一人。

    巨师媲美于前,谓余不可继迹于后?遂复沈吟,有染指之志。”可知他作画是出家后才开始的,并着意追踪巨然和尚。

    至于他创作热情突然高涨,则同程正揆的交往有着极密切关系。

    【弘仁】:俗名江舫,字鸥盟,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

    明朝灭亡后入武夷山为僧,经常云游名地,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

    因以画黄山为著,是安徽“新安画派”的重要人物。

    作品有《黄山天都图》,《内海松石图》,《疏泉洗砚图》等。

    在“四僧”中,只有弘仁于出家之前有画迹可寻。

    他最早的作品有明崇祯七年(1634)创作的《秋山幽居图》扇和明崇祯十二年(1639)创作的《冈陵图》卷,署款均为“江韬”。

    《冈陵图》共由5位新安画家创作,各自独立成幅。

    弘仁之作笔法结构参用倪瓒、黄公望,秀逸可爱。

    其时,弘仁于5人中年龄最小,只有30岁,由于他画得过分认真,运笔略显拘谨文弱。

    弘仁性格沉静坚忍,当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明亡后遁迹名山,诗画寄兴,眷怀故国,有许多题画唱和诗坦露他这方面的思想。

    他的绘画初学黄公望,晚法倪瓒,尤其对倪瓒的作品情有独钟。

    国破家亡的影响与弘仁坚贞的个性固然是其偏爱倪瓒作品的主要原因,此外,也与具体的地域背景有密切关系。

    明代后期,倪瓒的声誉越来越高,人们争相购置其作品,以自标清逸。

    徽商兴起,将倪瓒作品带回家乡,促成了安徽地区对倪瓒作品的收藏热,弘仁的仿倪之作也随之在市场走俏。

    故周亮工《读画录》记载,弘仁“喜仿云林,遂臻极境。

    江南人以有无定雅俗,如昔人之重云林然,咸谓得渐江足当云林。”

    然而弘仁仿倪,绝不是以追求倪瓒画法为目的,在绘画上弘仁主张广泛吸收前人成果,“凡晋、唐、宋、元真迹所归,师必谋一见”。

    师法前贤,却不为法所缚。

    “唐宋遗留看笔皴,自伤涂抹亦因循。

    道林爱马无妨道,墨汁何当更累人。”晋僧支道林好蓄马,自云爱其神骏,弘仁藉以说明学习前人笔法应当取其神意而不应在笔墨迹象间。

    “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岩独杖藜。

    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主张以天地为师,取倪、黄两家之法,写眼见景物,抒自己胸臆,这就构成了弘仁山水画的基本特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