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李志敏的介绍

    书法大家李志敏轶事

    李晓峰

    (资深艺术评论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上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燕园书画会”,主要是由北大教师组成的书画爱好者团体,略早于北大美术社成立。

    燕园书画会的老师们却积极热情地支持学生美术社活动,特别是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之称的李志敏先生(与林散之并称)对美术社的支持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我知道李志敏先生比认识他要早,虽然知道李志敏先生的人在北大至今也可谓寥寥。

    志敏先生是北大法律系教授,更是一位书法大家,北大所有的楼牌都出自他手,虽然只是几个数字的楼牌,却被他写的如此魅力夺人,雄浑、苍劲,充满沧桑的文化底蕴。

    正是这些楼牌让我知道了北大有一位李志敏先生。

    1984年冬天美术社活动李志敏先生现场挥毫

    我第一次见到李志敏就高山仰止,他身材高大伟岸,一身洗得泛白的深蓝色中山装,很随和,很坚定,微笑的面容堆满细细的鱼尾纹又透着无比的刚毅。

    每次美术社聚会,他都不推辞地题写长短词句。

    看他书写,不仅是一种高度的美学享受,更如当头棒喝般的顿开茅塞(图二)。

    李志敏先生是燕园书画会会长,我是很晚才知道的,我更知道李志敏先生对学生美术社的坚定支持,参与了美术社几乎所有的活动。

    记得一次美术社请校外顾问廖静文、钱绍武、范曾出席完“红楼画展”评奖活动,已是晚饭时刻,我们只好来到北大当时唯一对外的燕春园餐厅。

    那是寒冷的十二月,夜色降临,北风呼啸,涮羊肉的锅子已经摆好,我们一桌人一定饥肠辘轳,可多数人都客气着,特别是我们学生辈虽早已不断地咽着难以自禁的口水可还是装做不饿地硬撑着。

    我们几位美术社的学生谁也掏不出这顿饭钱,那时侯太贫寒了,最后是志敏先生自掏腰包解围的,其实李老师那时也不宽裕的。

    至今还记得范曾用馒头沾着羊肉汤玩笑地说“涮羊肉改成涮馒头了”。

    (1982年北大美术社社员与指导老师合影,左五:范曾、左六:钱绍武、左七:李志敏、左八:刘大为等,前坐左一:王延陵、左二:廖静文)

    还有一次美术社请华君武来北大讲座,李志敏作为美术社顾问老师迎接。

    身边的崔育斌挤眉弄眼地告诉我:李先生刚刚从厕所出来的,一边系着裤扣一边赶上前去与华老握手。

    先生不拘小节得让人想到《庄子》的“解衣盘礴”。

    当时影响极大的华君武来北大讲漫画吸引了众多的北大学生,那场讲座学生提问踊跃,递条子问华老敢不敢画邓小平的漫画,华老聪明地回答:漫画只重题材,人物是谁不是重点。

    一个秋天的傍晚,与李志敏先生邂逅未名湖畔,适逢漫天飞霞,与先生共同欣赏晚霞,吟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谈到青年与暮年,老年人与年轻人,谈论古今诗词,谈他希望我们能有一天画出古今诗词的不同意境,他愿意为我们书写那些诗词,我甚为感动。

    还记起他给我“红楼美展”奖品《历代诗歌选》扉页上题写的“欲破巨浪乘长风”诗句。

    还是一个晚上,我到新搬入中关园教师公寓的志敏先生家书房,与先生交谈甚欢,从当代书家费新我、武中奇谈起,到八大、山水画,到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比较评价,对儒释道三教的评说……那时志敏师在看《太平经》,研究八大,画山水,讲无为无不为的治学与人生态度,他还在撰写专著《书论》和《草论》,可惜数年后,他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书论》出版了,《草论》刚竣稿,给珍重他的学生留下多少遗憾。

    记得和李志敏先生去参加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江丰的追悼会,巧遇央美钱绍武、朱乃正先生,钱绍武先生再次说起江丰就是一个花岗岩的脑壳,坚定的固执,虽然很左,但左的可爱……不禁使我想起1983年邀钱绍武先生讲座到央美,恰巧看到钱老做花岗岩的江丰头像。

    现在我来理解钱老的含义,就是他对江丰先生坚定而真诚的激赏,敢于担当也诚实地敢于承认错误。

    我毕业辞别钱老,他特别书录了陆游谈创作的诗句赠与我。

    还要提及的是,我毕业后不多年,惊悉李志敏先生手术,我和新婚妻子去北京的医院探望,李老师还笑着说等出院把欠我的一幅字补上,我知道志敏先生还记得曾许愿在我结婚时再送一幅书法给我们做贺礼。

    不成想,我们回上海不久,就传来志敏恩师辞世的噩耗。

    望着李志敏师在我毕业送的那幅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书法,我真是百感交集,强烈感到人生会面的珍贵。

    (摘自:杨卫、李迪:《八十年代——一个艺术与理想交融的时代》,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

    (李志敏与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当代重彩花鸟领军人物刘小刚等)

    李志敏(1925—1994)简介:,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

    早年求学于武昌艺专学习书法、绘画,后专攻书法,是我国当代草书大家、改革开放时期著名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

    他精研文史,擅长真草隶和艺术理论,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草论》,是“引碑入草”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开创者。

    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誉,与林散之并称“当代草圣”。

    著名书法家沈鹏在早年致信李志敏先生时说:新近出版《现代书法艺术作品》第二辑,足下所书亦极佳!此格为全书第一流作品。

    我国老一辈哲学泰斗、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专门评价:“李志敏同志是书法名家,兼擅书论。

    他的书法在当代独树一帜,他的书论亦多独到见解,自成一家之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早年曾致信评价:“李老书法之苍茫,气势之狂放,结体之奇异,章法之险峻,完全突破了世俗的审美观,是与古人通息又展示现代精神的神品!率真!热烈!气势浩然!”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在《草论-三春堂狂草》一书序言中写道,北大美学家兼书法家杨辛先生对我说过:“李志敏老师创造了当代中国草书的一个高峰。”北大另一位书法家张振国教授曾对我说,北京的高校里面有三个人书法最好,北师大的启功老师、首师大的欧阳中石老师、北大的李志敏老师,三足鼎立。

    李老师的草书和魏碑写得最好,可惜他走得最早。

    如果李老师今天还在,那他的名气一定大得很。

    这些评价,我都是信服的。

    张老师还说,李老师在世时,谈到名气时曾对人说过,“生前不鸣,死后留名”。

    这八个字,正是李老师一生淡泊的写照。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说:李志敏书法对张旭《古诗四帖》有精深的研究,笔法苍茫古朴,横向取势,强调书法意象之美,讲究因象而得意,因意而成象,意与象混而成书,浅识书者,得其象,不解其意,深识书者,得其意而意其象。

    他精于书法的意,也精于书法的象。

    其狂草作品借字成象,因文造境。

    志敏教授曾送我一幅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用笔极为大胆,任意挥洒,笔走龙蛇,尽显大家风范。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张辛教授说:北大历史上的名书法家只有章梫、金息侯、罗复堪、沈尹默等寥寥几人而已。

    李志敏先生独步一时,是著名书法家,是书名显于学名或曰书法和学问兼二为一的教授,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第一人。

    这由北大各院系所的老匾牌,由原写在百年讲堂的北大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个大字,由镌刻在原法学院逸夫楼前的“建楼铭”,由散落于全国大江南北数以千计、万计的书法作品可以见证。

    与季羡林、金克木并称“北大三支笔”的老一辈书法家陈玉龙说:李氏狂草,深得张长史真髓,神采飞扬,有大家气象。

    运笔如行云流水,信笔写来,大小由之,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纵笔如飞,或狂飚惊落,或戛然而止,或蕴藉含蓄,翁郁朦胧,元气淋漓,冥渺难寻,幽深莫测。

    正如《宣和书谱》所称“狂客风流,落笔精绝”。

    志敏尤善布局,任意剪裁,修短合宜,堪称谋篇布局之高手。

    人们常说: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字一腔都是美、都是戏、都是艺术:我谓:李氏一运笔、一挥毫、一笔一画、一点一撇都是美,都是佳作,都是艺术。

    谚曰:“真积力久”、“炉火纯青”、“功到自然成”,揆诸梅氏李氏,洵非虚语。

    所著《书论》,言简意赅,洞幽察玄,颇富哲理,实为李氏定鼎之作。

    李志敏《书论》获第二届505中国文化奖(特别奖)。

    当代书家如沙孟海、林散之、李志敏等人的作品,飘然出尘,云海滃郁,都十分朦胧,让人浮想联翩。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评价道:“李志敏先生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书法大家,他的草书被认为是继毛泽东之后中国最优秀的草书作品。”

    首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得主葛路教授在《当代书坛一杰李志敏》一文中评价:80年代起,他经常出国讲学访问,时而以法学家的身份出现,时而以书法家的身份出现,有位美国人不理解,怎么可能把严谨的法学研究与浪漫的狂草创作集于一身呢?十年以来,他的独树一帜的书法作品,流传到海内外许多地方,有些已镌刻于石。

    他擅长行书,尤入迷狂草。

    像他这样有才华、造诣很高的狂草书家,在当代中国书坛寥寥无几。

    他作狂草,满怀激情,提笔之前,伫立审视案上的幅纸,连连吸烟,一旦意象在胸,便将全部心神倾注于毫端,迅速挥扫,一气呵成,之后,把笔一投,欣然微笑。

    他的狂草,大家公认其最大的特色是气势磅礴。

    有人批评他的狂草难认,殊不知他“重书之精神内涵,故所书唯求任情恣性,不备六体”。

    甚至他的署名,也不尽相同,有时猛然一看,不知何许人也。

    他偏爱草书,传世作品草书居多。

    他的行书功力深厚,风神特殊,并不亚于草书。

    所作所书,雄劲倔犟,老辣生涩,小至点画,大到整体,给人若引弓待发、若屈铁凿铜的印象。

    书品活托出书家的个性。

    他的行书,初看并不惊人,久看则意趣不尽。

    2014年,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成立,聘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原部长王忍之、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为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教授巩献田为会长 。

    会上,王忍之同志向研究会赠送了亲书的“李志敏赞”书法作品:“熔诸家狂草於一体,极具自己面貌,当能无惭前人。

    著书论草论为标志,彰显独特见解,可以启发后学。”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