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蹴鞠
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
其实,我国的足球运动要比英国开展得早得多。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前,我国就有足球运动了。
最早的足球是用草或毛制成的,叫做“踘”。
以后改用熟皮制造,内充毛发,改名“鞠”。
踢足球,古代称为“蹴鞠”或“蹋鞠”,始于战国时期。
《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这就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齐国都城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中包括蹋鞠。
《汉书·艺文志》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如果这一“传言”属实的话,那么,4000多年前上古时代的黄帝,就是中国第一个球迷了!
战国以后,蹴鞠运动逐渐普及。
蹴鞠好手、球迷帝王也逐渐多起来了。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太公就爱好这种足球运动。
据史书记载,他经常在自己的家乡和“屠贩少年”踢球。
高祖刘邦本人也对蹴鞠有浓厚的兴趣。
他不但自己爱踢而且爱看比赛。
为此,还专门在官苑里建造大规模的“鞠城”。
在他的宫室内还藏有《蹴鞠新书》。
不少的达官显贵专门收养蹴鞠能手,自建蹴鞠场。
陆机的《鞠歌行序》中说,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儿子马防的宅第中,“鞠城弥于街路”。
自西汉以后,由于军制演变,步兵大量兴起,蹴鞠也作为锻炼士兵体质和战斗意志的手段而受到重视。
《别录》中又说:“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这反映了寓军事训练于竞技娱乐的实际情况。
因此,《汉书·艺文志》将“蹴鞠25篇”附于“兵技巧13家”类。
汉代军队中蹴鞠极为活跃,统帅带头踢球,官兵从上到下,人人都必须踢球。
《别录》中还说:“今军无事,得使蹴鞠。”说明在相对和平的时期军内经常开展蹴鞠运动。
当时,设在官苑内的“鞠城”,便是羽林军举行蹴鞠竞赛并定期校阅的场所。
“三辅离宫”的蹴鞠场地也主要是供军内蹴鞠用的。
所说的“鞠城”,是在比赛场地的两端用砖筑成拱形的门。
而在地上挖成圆形的洞,则叫“鞠室”。
每端各6个。
把球踢进“鞠城”(或“鞠室”)就得一分。
这是最早的球门。
即使在战争期间,蹴鞠仍是军中的体育运动项目。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及《汉书·霍去病传》都记载了汉军在塞外行军宿营时,统帅带头“穿域蹋鞠”,以振奋士气的事例。
汉末三国之际,蹴鞠的开展仍较普遍。
《会稽典录》说:“三国鼎峙,年兴兵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
关于蹴鞠的竞赛方法与要求,东汉李尤的《鞠城铭》中有所记述:“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这里全面涉及到蹴鞠的用具、场地、队长、裁判、比赛规则,裁判员与运动员的道德作风等方面,反映了当时的蹴鞠竞赛已有较为完备的规章。
到了唐代,发明了用动物的膀胱(多用猪膀胱)放皮球里作球胆,充气后使用,名为“气球”。
这清楚地表明我国远在1200年前就发明并使用了相似于现代的足球。
唐代还改用两根柱子上挂球网的球门,这也和现代球门相仿。
《气球赋》中还记述了“交争竞逐、驰突喧阗”的激烈场面;而“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两句,则是“运球”和把球踢到半空的情景。
唐代女子蹴鞠不用球门,称为“白打”。
王建的《宫词》有“寒食内人长白打”句,即指宫女们的踢球。
宋代的蹴鞠更是盛行。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都是球迷。
《宋太祖蹴鞠图》就画了他们俩和赵普、石守信等6人踢球的情形,生动活泼,很是精采。
宋徽宗赵佶特别爱看蹴鞠比赛。
他的两个宰相李邦彦、高俅都是蹴鞠高手。
赵佶规定,凡是喜庆日,如他过生日这天,文武百官祝寿后,内廷的球队都要进行比赛,以饱他的眼福。
当时民间也有些蹴鞠组织。
《东京梦华录》载有“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
宋代蹴鞠除用两个球门比赛外,也有只用一个球门的。
竞赛两队称为左右军,各十余人,其中球头(队长)一人,次球头(副队长)二人,还有跷头、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和散立等名目。
左右军分别穿红青两种颜色的锦袄。
宫廷表演赛开始时,双方队员于乐声中出场,先由球门左侧的队员传踢,适当时传给球头,球头立即踢球射门架上的门洞,射中者得分;不中时,球交由对方踢射,照这方法交替射门,最后以进球多少决定胜负。
胜队受奖,可得银碗、锦帛等物;负队的球头就要挨鞭打或脸上被涂抹黄自粉的惩罚。
据出土的宋代蹴鞠纹铜镜看出,当时还有一种男女都可以参加又不受场地、设备限制的蹴鞠活动。
明代蹴鞠又有所发展。
当时流行多种球戏。
《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画有朱瞻基观看蹴鞠的场面。
宫内嫔妃们也爱好踢球,并有“齐云社”的组织。
女子蹴鞠,在民间也已流行。
洪武间,民间女子彭秀云善蹴鞠,她“挟是技游江海”,被誉为“女流清芬”。
出现咏妇女蹴鞠的诗词也不少,如袁华的《和铁崖先生蹋鞠篇》、李渔的《美人千态词》等,都对女子蹴鞠有形象生动的描述。
文人墨客也常以蹴鞠为乐,如王圻的《三才图会》、汪云程的《蹴鞠图谱》中都有儒生雅士踢球的图像。
明清时期的一些瓷器上,还留下不少儿童们蹴鞠的情景。
风筝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风筝。
相传春秋时期公输般(鲁班)看到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而受到启发,削竹为鹞,称为“竹鹞”,上天三日不下,并用它来窥探宋城。
后来,墨子也曾斫木为鹞,能在空中飞翔。
在发明了纸以后,以纸代木,便出现了轻便的“纸鸢”。
五代时的李邺在纸鸢的鸢首上系上风笛,“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曰风筝”。
风筝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上薄棉纸,系以长线,手牵长线,借风力升空。
唐朝诗人高骈在夜深人静时,听见空中传来风筝声,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夜静弦声响碧空,吕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风筝讲究扎、糊、绘、放。
扎,要达到对称,左右吃风面积相当;糊,要保证全体平整,干净利落;绘,要达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放,要会依风力调整“提线”角度。
风筝的式样繁多,有禽、兽、虫、鱼,也有人物。
主要分为“硬膀”和“软翅”两大类。
“硬膀”风筝的翅膀坚硬,吃风大,飞得高;“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得远。
每年放风筝的季节,蓝天中,“孔雀开屏”、“鹍鹏展翅”、“蝴蝶起舞”、“鱼跃龙门”、群鸽竞翔”、“仙女散花”、“悟空腾云”、“梁山一百单八将”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有“风筝魏”之称的天津魏元泰(公元1872~1961)。
他制作的风筝,做工精巧、放飞平稳、色彩艳丽、造型生动逼真。
特别是他创制了可以折叠拆散便于携带的风筝,做工极其精致。
风筝翅膀可视其长短拆成2~3叠,扣榫严丝合缝,再用铜箍箍牢,糊上丝绸,施以重彩,堪称是巧夺天工的工艺美术品。
他制作风筝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先后创作了“五蝠捧寿”、“松鹤延年”、“葫芦万代”、“八仙庆寿”、“串儿八仙”等精品,还有几丈长的“蜈蚣”,寸许大的草虫雀鸟,既可放飞天空游戏,也可陈于壁间观赏。
他精湛的风筝艺术赢得了国内外风筝爱好者们的欢迎。
他的风筝,在1914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当时,轰动了天津卫,满城争说“风筝魏”为国争光。
我国的风筝,历史悠久,做工精良,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许多国家。
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放风筝活动十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