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练习有哪些大书法家

    一年级“一课一练”:你还知道哪些大书法家?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有哪些大书法家:

    1、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2、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

    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

    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3、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

    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

    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

    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

    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

    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穆宗帝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

    “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

    4、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

    后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旋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黔州等地。

    徽宗初,羁管宜州卒。

    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

    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

    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 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见《诗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

    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

    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5 、怀素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

    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

    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

    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

    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

    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

    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

    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文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

    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

    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

    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

    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

    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6 、苏轼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

    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

    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

    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