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说话方式
大致分为五个大块
一、判断句型
1.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
举例:①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举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二、被动句型
“见”、“……见……于”、“于”、“为”、“为……所”
举例:①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三、倒装句型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举例:①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 莫之能御
四、省略句型
举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五、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举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表反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举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 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
举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表感叹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
何……之,解释为“怎么……这样啊”。
举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5.表判断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
举例:是之谓政令行。
扩展资料
经典古文
古诗类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诗经》《千家诗》
古文类
《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 《大学·中庸》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楚辞》《忍经》《金刚经》《资治通鉴》《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格言联璧》 《百家姓》《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六韬·三略》《百战奇略》《龙文鞭影》《呻吟语》《幽梦影》《传习录》《智囊》《曾国藩家书》《世说新语》《对联》《闲情偶寄》《梦溪笔谈》《随园诗话》《文心雕龙》《笑林广记》《浮生六记》等
历史类
《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旧唐书》《清史稿》等
其中《文心雕龙》和《龙文鞭影》是教导后人如何行文下笔的,对古文的研究很有帮助。
《对联》和《格言联璧》则更像是古文语法。
另外,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杨氏之子》,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伯牙绝弦》和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学弈》、《两小儿辩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