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敕勒歌古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想赞美的什么?

    敕勒歌描绘的是一幅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北国草原风光;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赞美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出自:《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原文: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见录于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

    一般认为是敕勒人创作的民歌。

    它产生的时期为5世纪中后期。

    赏析:

    前四句是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咏唱。

    “敕勒川”,不知是今天的哪一条河流,而且即使在当时,也未必是一个固定的专名,恐怕只是泛指敕勒人聚居地区的河川罢了。

    阴山,又名大青山,座落在内蒙古高原上,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绵亘千里。

    敕勒人歌唱起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时,就以这样一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为背景。

    就具体的地理位置而言,这样说未免有些含糊,但作为诗的形象,一开始就呈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

    接下去,诗人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图卷。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

    如此风光,使人心胸开张,情绪酣畅。

    在江南,山岭起伏,河流曲折,植被丰富多彩,景观充满细部的变化,人的注意力,也就容易被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所吸引,形成细腻的审美感受,关注于色彩与线条的微妙韵味。

    而在北方,特别是在大草原上,自然景观是单纯的,色彩和线条也没有多少变化。

    由于缺乏可供细细观赏的东西,于是抬眼就望到天际,开口就是粗豪的调子。

    这里面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因素在起作用。

    草原上的人,是没有土地私有观念的。

    他们逐水草而居,天地之间,凡可放牧的地方,都可以视为自己的家。

    即使,由于习惯,由于不同的种族分别占有了各自的疆域,他们的活动也有一定范围,这范围也决不像农业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人们日常活动的范围那么狭小。

    一座村庄、几所房屋、若干亩土地。

    在视界里,牧民的“家”仍旧是无边无际的。

    这种生活.培养了草原上人们自由豪放的性格,也培养了壮丽的美感。

    他们不会像江南人那样,歌唱小小荷塘里娇艳的莲花,村头路旁婀娜的柳丝;在他们的感觉中,敕勒人共同拥有着望不到尽头的大山,望不到尽头的河流。

    望不到尽头的草原,而天恰似“穹庐”(现在所说的蒙古包),笼盖着他们共同的“家”,他们便讴歌这样的“家”。

    “天苍苍,野茫茫”,仍然以浑浑浩浩的笔调写景,但这已经是为下一句作背景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

    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

    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

    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

    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

    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

    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