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我所知道的康桥》原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为徐志摩先生的长篇散文,原文如下: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

    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河的名字是葛兰大,也有叫康河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

    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

    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

    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

    这河身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

    从校友居楼上望去,对岸草场上,不论早晚,永远有十数匹黄牛与白马,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从容地在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

    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桔荫护住。

    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地长着长条的水草。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晨,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徐志摩青年时期目睹中国军阀统治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决心出国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1918年他赴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社会学,1920年到伦敦,次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住在康桥。

    由于康桥美妙的自然风光,引发了他的诗人气质,由此奠定了他以后作为一位诗人的文学道路基础。

    徐志摩对康桥有着特殊的感情、难忘的眷恋,并将这种情绪发之于诗文当中,佳作迭出。

    《我所知道的康桥》即是作者初别康桥两年多后的回忆性散文,文章写于1926年1月。

    在这篇长文中,徐志摩用诗一般的语言谱写了关于康桥的回忆梦幻曲——富有灵性的康河、堂皇富丽的学院建筑、超凡脱俗的克莱亚三环桥洞、风情万种的康河之春……全文汪洋恣肆,散漫无羁,如同“跑野马”,但形散而神不散,丝毫不显得杂乱无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