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的介绍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编辑本段]作者生平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绵阳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编辑本段]译文

    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观到了杜鹃花。

    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伤心欲绝,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时时念叨着家乡三巴。

    [编辑本段]赏析

    夜郎,遇赦归来后,此时正流落江南,寄人篱下。

    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

    老来思乡,本是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

    诗是感物而起兴的 。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

    这杜鹃不是故乡的花吗?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

    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

    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

    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

    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昼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

    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

    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

    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

    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怎能回到故乡去呢?青年时代 ,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

    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

    谁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见蜀中父老呢?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

    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

    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

    末句点明时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

    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

    诗句把“一 ”“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山中留客】 唐 ·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编辑本段]注释:

    1、山中:作“山行”。

    2、山光:山的容光。

    3、物态:景物的景色。

    4、晖:阳光。

    5、轻阴:微阴。

    6、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7、云:实际指雾气、烟霭,从上句看,并非指真正的云。

    8、纵使:纵然,即使。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张旭,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

    唐代大书法家。

    以草书而闻名。

    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编辑本段]译文

    春光明媚,山岚万物都在各自呈现着自己的佳妙之处,是多么的美好,所以请不要因为天色微阴便要打算回归。

    要知道,即便是晴明的天气里毫无雨意,走进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依然会沾湿你身上之衣。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

    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

    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

    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

    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妍。

    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

    “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

    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

    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

    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

    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

    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

    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

    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

    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

    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

    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近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很有想法。

    (赵其钧 评)

    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点评〗

    此诗围绕着挽留到山中来访的客人,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语言质朴,意味深长。

    盛唐诗人张旭的这首《山中留客》清新而富有启示,是用哲学的眼光在观察日常事物。

    山光物态弄春晖

    客人到山中来时,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自然之景美不胜收,草木发荣,飞鸟欢唳,云雾舒卷,溪涧迸溅,都在春光的笼罩之下斗妍争奇,是一种粗略的山关美景。

    一个“弄”字,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莫为轻阴便拟归

    客人看到天边阴云渐涌,怕逢天雨。

    “拟归”就是打算回去。

    此时景色还未看尽,可阴雨却又将至,主人该怎样来挽留宾客呢?他说:“不要因为有点阴雨就打算回去。”接着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瞬间意境打开!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

    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

    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试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

    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

    那么,这么一发散,着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