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文情景概括·赏析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编辑本段]注释

    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使:奉命 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防。

    4.属国:典属国的简称。

    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5.居延: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6.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7.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10.长河:黄河(但也有人认为不是黄河,而是其他的东西)

    1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2.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3.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14.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编辑本段]译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带了很少的人想去边疆,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大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正在前线大败敌军。

    [编辑本段]重点

    「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是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直,写出了孤烟之高;圆,写出了落日之低,以十分工整的对仗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景象描绘得入木三分。

    “大”字的作用:表现出了茫茫无边、无始无终的沙漠。

    <1>刻画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描绘了大漠雄浑的气势

    <2>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3> 比例藏进,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但,也有人说“大漠孤烟直”这句不真实。

    因为在大漠上,烟云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横过来而且遇到风的话,肯定会没掉的就算没有风烟还是会弯弯曲曲的升上去。

    而且“长河落日圆”也不准确,有着“长河落日扁”的说法。

    所以,这两句话是诗人的凭空想象。

    [编辑本段]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

    “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

    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

    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

    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

    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

    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

    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

    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

    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

    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

    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

    “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

    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打磨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

    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

    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

    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

    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

    《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

    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

    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

    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王维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

    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绝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擅长,这在整个唐代诗坛是颇为突出的。

    他的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

    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

    散文也有佳作。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与其山水诗的风格相近。

    王维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颂德的应制诗、阿谀奉承的唱和诗和直接宣扬佛理的作品。

    它们的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是枯燥乏味。

    但其中也有少数名篇佳句,如“云里帝城双风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气象高华,体物细致,亦为人所称道。

    王维诗《少年行》插图 选自明代万历集雅斋刻本《唐诗七言画谱》。

    登岳阳楼(其一)①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②不动夕阳迟③。

    登临吴蜀横分地④,徙倚⑤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⑥更凭危⑦。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①选自《陈与义集》。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登岳阳楼》共二首。

    ②〔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③〔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

    迟,缓慢。

    ④〔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

    横分,这里指瓜分。

    ⑤〔徙倚〕徘徊。

    ⑥〔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⑦〔凭危〕指登楼。

    凭,靠着。

    危,指高处。

    登岳阳楼(其一)

    一、整体理解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

    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

    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

    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

    “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

    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

    “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

    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

    “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苍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

    之所以如此,除了刻意模仿追求,生活中的相似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杜甫逃难,一直逃到成都,再也没能返回北方的故土,伤心惨目,少有匹之者。

    陈与义身历靖康之难,也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虽然受苦受难的严重程度不及杜甫,而且“预后”很好——他后来做到了参知政事,位居宰辅,可是他对离乱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却与杜甫有共同之处,发而为诗,就不能不有杜甫的影子。

    前人论及此诗,多认为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至论。

    即与我们刚学过的《杜甫诗三首》比较,也能看出陈诗的杜诗风格。

    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

    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

    然而,仅凭单纯的模仿,成就不了陈与义宋代大诗人的地位。

    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

    即以本诗而论,其中布控之精巧,运作之轻灵,情思之绵邈,在杜诗中也是找不到相同“案例”的。

    不能说杜甫不屑于此,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回答者: qwejin003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0-30 20:52

    我来评论>>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20 个人评价

    45% (9) 不好

    55% (11)

    相关内容

    •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 与杜甫的诗相似之处

    • 《登岳阳楼》写作时间、地点、境况、感情

    • 登岳阳楼观巴陵盛状下联

    • 欣赏杜甫《登岳阳楼》,发挥想象,填补诗歌的“空白...

    • 登岳阳楼

    查看同主题问题:名句 赏析 登岳阳楼

    其他回答 共 2 条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 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