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包含“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的古诗词是哪首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1,《凉州词》原文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3,赏析: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4,作者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

    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新绛县。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是千古绝唱。

    5,相关信息: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

    这体现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

    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

    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

    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

    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

    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参考资料

    于海娣 .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