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中抑扬与烘托有什么区别

    抑扬之法概括起来有四:曰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欲扬先扬,欲抑先抑。

    这抑扬四法,是从写作的曲笔角度说的,它能够满足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心理,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

    “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这种方法可以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和鲜明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烘托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具体指衬托的意思

    抑扬的手法又叫褒贬,顾名思义就是一定要在对比出体现出对一者的褒和对另一者的贬。

    而烘托也通过类似于对比的手法,但它只是通过两者的对照来衬托出某一重点的特性,不存在褒或贬义。

    抑扬手法比如曹禺的《雷雨》写周朴园,先极力写他对梅小姐的深情厚意,仿佛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好丈夫;但是,当他发现站在面前的鲁侍萍就是当年的梅小姐时,便撕下他那温情脉脉的面纱,现出了凶恶的本相而把侍萍赶走。

    一扬一抑,把周朴园冷酷伪善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里你就不能说它是烘托的手法,因为前后存在明显的褒贬。

    烘托手法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

    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

    追问

    谢谢啊!那再请问下,为什么《小重山端午》中,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表现手法是对比,而 《闺怨》中,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表现手法却是扬抑?

    追答

    《小重山端午》是以端午节为载体的,你给的是上阕,作者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时逢端午,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众人庆端阳的景象,与上片的“空惆怅”和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

    《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题为“闺怨”,却先写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悠闲自得。

    后面才通过景色的转换,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地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呵呵,好久没做文学鉴赏题了,希望能对楼主有帮助~

    采纳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