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共18个

    [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

    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

    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

    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

    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请看下联: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

    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副对联是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称为名联。

    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

    以虚字入联,多用于古人祠堂、集字集句联。

    如山东济宁子路祠联: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作用:

    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例如耳、目是实字,若夹配以“而”“之”二字,联成“耳而目之”,就有灵动活跃之义。

    唐代刘知几说:“夫人枢机之发,+ +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

    是以伊、唯、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

    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史通》卷六《浮词》)所以古书用虚词以足成文句,工整文意,随所可见。

    例如用“为”字,《左传·襄公十七年》:“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何以圣为?”《国语·晋语》:“将何治为?”《荀子·议兵》:“……何以兵为?”皆因句末,不加为字,不能成句。

    还有加“唯”字,《书经·皋陶谟》“百工唯时”,以及《召诰》“无疆唯休”,只“时”与“休”不成句,加“唯”以成之。

    再有加“或”字,《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此句若省“或”字,仅“无不尔承”,则文义匆促,加“或”字,语气缓和。

    若加“之”字,约分为三种:

    1.加“之”字语句联用,增强语气。

    宋人陈叔方说:“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叠八‘之’字,无穷之用,只在于用一助语中耳。”(《颍川语小》)

    2.为句尾虚指,联字见意。

    《诗经·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六句中用八个“之”字,显而易见,少“之”字则文意不整。

    3.在句中用“之”字,以工整文句,《诗经》上到处见之。

    如《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用一“之”字,使句子工整。

    《诗经》中“之”字甚多,据黎锦熙先生统计,《诗经》用之字共1039个,其中动词4个,形容词52个,代名词400个,介助词583个,以介助词为最多。

    (见黎锦熙《汉语解释词论文集》)除文字用之字为语助外,印文题额也用之字。

    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见开封城门额有“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何不写朱雀门,加之字何用,赵答以助语。

    印章亦多加之”字。

    如汉代人好以五字为印文,若位在丞相,印文为丞相之印章。

    后世印文取其偶数,平正,印文多用之字,如单名不足四字,则为“口口之印”。

    (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今人尚有用之。

    又一句用之字和其他字以成句亦常有之。

    如《诗经·邶风·雄雉》“道之云远”,以及《瞻印》:“人之云亡”,只用“道远”和“人亡”四字不能成句,加此二之字以成之,诗文中类此颇多。

    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

    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

    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柳宗元)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杜温夫之事见后)这里说古代文言,必用实和虚字,且“虚字一乘,判于燕越”,充分表明虚词的重要性。

    本来,“实”和“虚”具有相反的意义,而相反正足以相成,好像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恶、丑,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

    虚词由实词而来(详后),它们都是假借字,如也、者、矣、尔、耳、乎、邪、焉、哉、之、以、于等字,今日所用都无原来的意义。

    清郝懿行说:“凡语词(虚助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尔雅义疏·释诂下》)所以虚词有不定的“间”字意义,在句中固为“间”,在句首(如发词、转折词)和句尾(如歇语词)亦为“间”。

    不论它是“中间”“首间”“尾间”,都非其本义,发生了质的变化。

    变了质的字,不能从其本义去解,而由其所处的位置和读音以释其义。

    例如“所”字,原为伐木声或举木声,本义为动词,假借变为名词的“处所”,如派出所、卫生所,由处所引申而变为虚词,如“予所否者”,作“若”字义,发生质变,与本义无关。

    《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尚书·微子》之“何其”,皆当读基字浊音。

    音在“基其”之间,盖语辞之有音无字者,虚词只取其音,甚至只有音无字,或在字音之间。

    故《尔雅》说:“虚,间也。

    孔、魄、哉、延、无、之,言间也。”所谓间,即虚词处于字和音之间,如处于“基其”二字之间,不是基也不是其,读浊音就对了。

    可知假借的虚词用法,不在字而在音。

    义随音转,音也随意转。

    所以解读古书中的文言文,理解虚词的作用和假借,至关重要。

    把握虚词之义,要结合上下文句语气和意义而定。

    不是斤斤计较于一义,也不能随便取义。

    虚词主要分为歇尾词、连接词、介词、系词、感叹词、发词、副词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