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的古诗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
目录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作品鉴赏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编辑本段作品信息
名称:敕勒歌 年代:南北朝 体裁:词 作者:乐府民歌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敕勒歌 敕勒川①,阴山②下。
天似穹庐③,笼盖四野④。
敕勒歌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⑤牛羊。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②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
阴山
④野――在这里应读为yǎ。
⑤见――通“现”,读 xiàn,呈现、出现。
【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 ,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
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黄东雷书法《敕勒歌》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
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
《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
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
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在秦汉时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它的南边是匈奴,西南是乌孙。
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当时丁零也和其它周边的部落 一样,遭受匈奴的奴役。
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匈奴的奴隶。
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后一世纪间,丁零不断和匈奴进行武装斗争。
据《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
从此匈奴国势大衰,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匈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
公元87年,丁零联合南匈奴、鲜卑及西域各族共同夹击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被迫西迁。
东汉时,除大部分丁零人仍游牧于贝加尔湖一带外(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北丁零),一部分向西迁徙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丁零人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
“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人在中原一带先后参加了各族统治者的混战。
后来,这部分丁零人后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汉末魏晋时,又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迁,这样,富饶的漠南地区成为敕勒人游牧的地区。
当然大部分敕勒人还留在原来的牧地。
当时敕勒人的游牧地域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土拉河、阿尔泰山一带。
当时,由于敕勒人造车业很出名,他们造的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1.4左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
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
所以当时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
据记载,当时的铁勒部落分布广在大漠南北的9个地区,共有四十个不同名称的部落。
比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罗部、斛律部、吐突邻部、袁纥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
《敕勒歌》景色
由于游牧在北方的敕勒各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对当时的柔然和北魏统治阶级构成了威胁。
北魏统治阶级曾多次攻打敕勒各部,这样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北魏。
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敕勒人数十万落都迁徙到漠南一带。
使漠南一带畜牧业发展很快。
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懂得了农耕。
据记载,北魏文成帝时期,“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这样空前的盛会,敕勒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行进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壮观之事。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
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敕勒歌》的作者相传是东魏开国皇帝高欢的部将斛律金,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玉壁一战(《敕勒歌》在此时诞生)时,鲜卑族在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的统治时间已近150年。
公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于次年即公元535年在今西安建都)后,自任大丞相,虽然将都城设在今河北临漳县的邺城,但其统治中心仍在山西(高欢的大丞相府设在晋阳,其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
在此近150年的 《敕勒歌》景色
时间里,敕勒族与鲜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黄河以北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这块土地上。
公元546年,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在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
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带头作一首能表现鲜卑、敕勒族民族性质的歌曲。
斛律金即作《敕勒歌》,并带头领唱,高欢也随之附唱,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敕勒歌》也因此在军营中广传,留传到今。
(相传作者是宋朝的郭茂倩)
编辑本段相关知识
敕勒族: 据历史资料载,敕勒族原名狄历族,一称铁勒族,系原匈奴族的一支后裔。
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该族的具体住地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宁武县管涔山一带桑干河、汾河源头区,受鲜卑族北魏王朝(后属东魏)统治。
管涔山系主峰在今山西省朔州南宁武县西南约30公里处的东寨乡。
山属蒙古高原南部阴山一脉。
阴山从今内蒙古河套西北发脉后,主干向东至云中一带(今呼和浩特及大同左右),分出一支,巍巍南向,直抵今晋西南石楼、隰县一带,构成管涔山系。
历史上,管涔山脉“无木而多草”,系高原牧区。
山上之草主要是管草,管涔山因此而得名。
山围多河流、湖泊、川谷,形成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
至今宁武县城西南约100公里处,尚有一位于海拔2700多米以上,广约万余亩的高山草甸芦芽山天然牧场。
这里,正是《敕勒歌》中所写的那种广阔、苍茫的草原自然风光。
公元5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过一场大战。
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请出军中老将要他用歌声来激励军旅的士气,唱出了这首北魏将士们非常喜爱的敕勒歌。
歌声让将士们个个饱含热泪,军中霎时群情激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