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稷的故事
农业始祖后稷的故事
一、稻从枫来
鄂东南的农民每年到了吃新米的时候,第一顿饭总要祭神。
他们祭的是哪一位神呢?是农业始祖后稷。
大冶南边有座神农山,传说后稷在这儿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试种了谷子、麦子和豆类等农作物。
在后稷之前,人类过着群居的生活,春天吃草根,夏天吃野菜,秋天吃野果,冬天猎取野兽。
到后来,人类不断增加,野兽被猎取得所剩无几。
到了冬天,人们整天打不到野兽,只好去找没有被雪埋住的野果吃。
那时候,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大部分植物都被冰雪盖住了。
寒风吹来,枫树上的枫球被吹落在雪地上。
人们发现,枫树球内的小籽子和松子的味道差不多,又甜又鲜。
后来到了后稷生活的时代,后稷发现,从枫树球里掉出来的小籽子,随着雨水往低洼处流,一到春天,这些小籽子发了芽,慢慢地长成了一棵棵野草,这些野草结的果实有点像枫树球,剥开后,里面也有一粒很甜的小籽子。
过了几年,这些长在沟洼里的野草又有了变化,果实不成球状,变成了刁子,样子和现在田里的稗差不多。
后来,经过后稷的不断观察和无数次栽培,才成为现在的稻子。
稻子是百谷之首,农民非常感谢后稷,每当新谷割下来,农民会多做几个好菜,先祭后稷,后尝新米。
二、豆从槐出
俗话说,豆有三十六变,麦有七十二翻。
豆的祖先是哪个呢?《神异记》里说:“豆出于槐。”
人们发现,槐树的叶、荚和豌豆的叶、荚相差不大。
据传,使槐变成豆,也是我们的农业始祖后稷的功劳。
秋天,槐树荚成熟了,槐豆悄悄地掉落到地上。
第二年大槐树 下长出了一片槐树秧,这些树秧到秋天结了荚,里面有几粒油亮的小槐豆。
“能不能使槐豆变大点儿,使树变小呢?”后稷这样想,就把槐树种移到自己的住房附近,即后稷坳。
以后每月移一个地方,一年移了十二次,槐树变成像现在田野里的野绿豆一样,豆荚很小很小,里面也有小颗粒。
第二年,后稷再把这些像野绿豆的槐树移栽十二次,豆荚变大了一些,就成了现在山上那种野豌豆。
第三年,野豌豆经过后稷十二个月的移栽,就变成了豌豆。
豌豆前后经过三十六次移栽,产量高,营养也丰富。
后稷又想,仅仅只种一种豆子还是太少了。
传说,后稷有很多徒弟,大徒弟叫油丘。
有一次,油丘在山上发现一种树,结了很多野皂角,他把野皂角秧和豌豆秧栽在一起,让它们开花后进行杂交,这些杂交后的豌豆变成不圆不扁的豆子。
又经过四十八次移栽,才培育成了蚕豆。
油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师傅,后稷非常高兴。
后来,油丘又看到一种树,树荚里也有像豆一样的小颗粒,他把树旁边的小草锄掉,把豌豆栽在旁边与树进行杂交。
经过十二次移栽,就培育出了黄豆。
有了豌豆、蚕豆、黄豆之后,后稷和油丘发现:吃了豌豆和蚕豆比吃黄豆的感觉好。
后稷和油丘告诉人们:把黄豆作为配料。
油丘还不满足,想把黄豆种变一变。
他经常跋山涉水进行调查研究。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农人背了一大捆红豆藤,藤上有很多毛茸茸的小豆荚,里面的颗粒是深红色的。
油丘问农人:“这是从那里弄来的?”农人告诉他说,某座山上满山都是。
油丘摘些豆荚回去煮熟了尝一尝,觉得味道还不错。
于是他又把黄豆和野红豆进行杂交,经过十二次移栽,又培育出红豆。
红豆不仅可以食用,还是中药材。
三、麦从杏来
传说麦子是从杏树发展来的。
杏树的栽培人是哪个呢?是后稷。
后稷山下有许多野生杏树,长得矮墩墩的。
杏子熟了的时候,紫红紫红的,想要吃,伸手就能摘到,吃起来又酸又甜。
人们吃完杏,杏核随手扔。
有杏核的地方,第二年就长出一棵棵杏树秧。
据传,一次,后稷无意中把一枚杏核扔进了烧茶的陶罐里,随后那枚杏核又被倒在外面的垃圾堆里。
到第二年,垃圾堆里长出一棵杏秧。
后稷很惊奇:陶罐里的水滚烫,它怎么能发出芽来呢?后稷觉得这棵杏秧有些特别,就对它注意观察。
过了很久,这棵杏树结杏子了,比野生的杏子又大又多,并且好吃多了。
后稷又惊又喜,他收集了许多杏核,用热水浸泡后,在山坡上一片片地栽种。
后稷把这个巧妙的方法告诉附近的农民。
从此以后,人们种杏子,先用开水浸泡杏核后,再种下去,就能获得更多的果实。
又有一次,后稷发现,杏子树下有一种野生的燕麦,以前它是没有子实的,现在长出了小颗粒。
后稷看在眼里,又产生了试种的念头。
他种几行燕麦就栽一行杏树。
从此以后,杏子比从前甜,燕麦比从前饱满。
再把燕麦和其它麦子杂交,又变成了一种植物,它就是现在的大麦。
后稷看到大麦的壳太厚,又把大麦和野生麦杂交,就长成了现在的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