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朗诵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

    唐德宗贞元时中进士,年二十一岁。

    授校书郎,调蓝田蔚。

    升监察御史。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又任柳州刺史,故亦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坶潭记》、《钴姆潭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这些作品,画廊式的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观 沧 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传世的诗歌全是乐府诗。

    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曹操的首创。

    乐府旧题中有《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源出汉代民谣,一人唱,三人和。

    现存的一首古辞是写求仙得道的。

    曹操则用它来写自己的政治抱负。

    全诗共分四章(称四解),第一章《观沧海》,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的博大襟怀;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记征战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田园荒芜的忧虑;第四章《龟虽寿》,描写诗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

    四章之前有一段“艳”辞,相当于序言。

    诗写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乌桓之际。

    汉献帝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东胡族的一支),次年乌桓人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十余万。

    为消除边患,进而统一北方,曹操于建安十二年五月率师北伐。

    在八月的决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敌军。

    凯旋途中,他跃马挥鞭,登上了秦皇、汉武曾登临的碣石山,心情激荡,浮想联翩。

    《观沧海》便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抒发。

    《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

    诗的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点明登山的目的是观沧海,平稳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对观海所见景物的描绘。

    描绘大海景物,诗人先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大海苍茫、山岛耸立的雄浑气势,展现出海的金景,这完全符合人们登临览胜的习惯。

    接着由全貌写到局部,把视线由远处拉到近处,俯察脚下,虽然时届初秋,碣石山依然树木丛生,百草繁茂,色彩、刚柔、动静和大海形成映衬。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也是眼前实景,但比前面所写“水何澹澹”更进了一步,是诗人在审视之后的所见所感,当他第一眼看到大海时,完全被它的雄浑壮阔所吸引,只感到海水是那样的浩渺无际。

    等到伫立一久,才似乎回过神来,原来风在吹着,海浪在激荡汹涌着,感到它蕴藏着摇撼宇宙的伟力。

    这样写就在平直中现出层次变化来。

    从结构上看,既把对海水的正面实写推向高潮,又自然的过渡到下面的虚写。

    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描绘了另一幅海景:绕天运行的太阳和月亮,好像是从大海的胸怀中升起的;夜空中横亘苍穹的银河也好像从大海发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万物,真是宏伟无比,博大无比。

    诗人这里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描绘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读者通过这虚拟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伟,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诗人胸怀的博大和奇伟。

    所以,这样的写景实际是在抒情,是以景语作情语。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曹公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曹操在政治上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他的诗都是直接或间接抒发他的政治怀抱的。

    《观沧海》看似写景,实则述志。

    志在容纳,以海自比。

    他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都反映了他统一国家的大志,这种英雄本色是一般诗人学不到的。

    这也正是曹操的诗既有艺术的魅力,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积极进取,增强胜利信心的根源。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

    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

    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

    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

    朴实无华,给人以强列的美的享受。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一问一答之间,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

    绿肥红瘦,出语惊人,新鲜之极,动人之极,只是随手点染却又神气兀然,千古之下不负胜名。

    一个不解愁思,一个叹时光易逝,两相对照,如花影摇曳自有风致翩然。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是苏轼四十一岁中秋节时怀念弟弟苏辙而做的诗,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苏轼当时正任密州知府,官场失意.全篇充满苏轼贯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一首被广为流传的中秋节诗歌。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向往,既有哲理又饱含感情. 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时所作。

    意思是说,传说中以长寿著称的神龟、腾蛇都不免一死,而人虽不能长生不老,却可以保持永不衰退的进取精神;何况善于调养身心,还可以长寿。

    诗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只是由上天决定的,生命的价值也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保持积极进取的壮心。

    “老骥伏枥”四句,笔力遒劲,内蕴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

    诗歌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并且能将诗人对时间生命的哲理思考融进真挚浓烈的情感之中。

    西江月 夜行黄沙到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写乡村景物的一首小词,上片以鹊“惊”(视觉)、蝉“鸣”(听觉)、稻花飘“香”(味觉)写出近景。

    下片以天外星临、山前雨落、社林依旧、溪桥忽见写出远景。

    这纯粹的白描,不是板滞堆垛式的充实,不是蒙蒙模糊的“米氏山水”,更不是神龙不见尾的那种神韵派的空灵。

    没有任何婉丽的艳美、蕴藉的比喻、冷寂的心境,只是清淡、自然、简素。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

    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

    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

    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

    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

    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

    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

    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

    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

    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古诗朗诵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