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书法教育的意义

    书法教育日益受到关注。

    一方面是国家对学校书法教学的强调,如广东省今年将书法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另一方面书法教育从学校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成为全民、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

    几千年来,从识字伊始,即以此导引蒙童学子,九宫格、米字格、双钩描红、临书仿写……,在书法的习练之中去体验、去践行、去感悟--将规矩、内修、审美、养性、怡情融为一体,可谓是中国传统"蒙学"中也最为精彩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组合。

    清末民初,当"西学东渐"成为时尚,新的一代都以钢笔字为"荣耀",毛笔字成了遗老遗少的陋习,不仅如此,新文化运动在"打倒孔家店""反封建"的同时,也将方块汉字也列入了"黑名单",认为中国之落后,之屈辱,同繁杂的汉文字系统有关,力倡"世界语",走拼音文字之路,有人甚至提出"汉字不亡,天地不容"的口号,可见当时中国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已到了被根本否定的地步,在此情况下,书法教育自然也是"殃及池鱼",悄悄地被组合在"识字教育"的系列里,没有了独立的地位。

    但毛笔字书法艺术仍在艺术界、学界、政界等高层享有崇高地位,如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于右任、郭沫若、齐白石、鲁迅的书法艺术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学校也还在"识字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基本没有要求和标准的书法教育。

    这种情况在"微机时代"来临后,更加式微,书法教育,因此而完全退出常规书写的程式,渐行渐远,成为了教育上的一种残留和文化上的一种"奢侈",最终用几代人的"一片空白"成就所有"传统经典文化艺术守望者们"心中永远之痛。

    书法教育的衰落,原因有多种。

    一是电脑键盘输入法的技术方式正在代替手写方式,在社会层面,信息传播和公文生成过程正在机器化和技术化,正在变手写为输入,甚至连学校教学也在课件化;二是自近代书写工具从软笔演变为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开始硬笔之后,汉字的书写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中国人用于写字、练习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的使用,渐渐退出了学校教育;三是当代中国学校课程种类增多,学生完成作业需要书写速度较快的硬笔;四是随着电脑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输入技术的简化和更加容易操作,各行各业的信息文化传播者(包括记者和教师)更多地习惯于使用电脑打字,而非硬笔书写;四是随着电脑一代伴随着信息技术成长,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快捷的效率高的办公工具;五是随着学校教师的更新换代,一大批在学校学习过程没有接受过书法教育的教师逐渐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本身缺乏写字意识和书法意识,也写不好汉字,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的能力;六是整个社会的文化从业者普遍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文化魔怔,书写不被社会重视;七是学校教育走入应试教育的功利化之路,书写教育自然也就被遗忘了。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汉字为重要载体的书法教学不光是一种美的教育,还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的综合效应。

    很多学生通过练习书法,学习成绩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张松老师的培训中心,辅导半年多成绩都毫无起色的孩子,不到一个月就创造了奇迹。

    当父母感叹神奇的时候,张松表示,他只是让孩子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改掉了自身的一些行为习惯。

    如锻炼孩子集中精力,不多做小动作,这样,本来一个多小时的功课,只在半小时内就顺利完成,而且被老师评为优秀作业。

    的确,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

    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郭沫若曾说过:“培养学生认字,能够使人深思,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察万物。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到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字就可以克服这些毛病。

    ”在练字过程中,只有写好一笔一画,逐字逐篇地写好,才能掌握书写技法,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毅耐心的优良品质。

    加强书法教学,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

    张松老师曾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外书法交流活动,孩子们看到海外华人孩子优秀的书法作品,很受触动,回国后学习更为主动了。

    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育德、启智等多方面的功能。

    国外有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力的测试,结果总是中国人智商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跟中国独特的汉字有关。

    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发展人的多元智能.由于潜移默化的书法教育,让孩子们写规规矩矩的方块字,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书法教育关乎文化传承,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依赖于汉字这个载体,可以说中国书法史也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从写字开始。

    《礼记》等典籍记载,西周即设有“国学”,教育内容为“六艺”, “书”列其中。

    春秋时,孔子曰:“书以道事,诗以达意”, “诗”“书”并重。

    汉唐时期,要求入校学习的学生须“习字,日纸一幅”。

    唐宋以后,书法一直成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标准之一。

    几千年来,中国古人十分重视书法教育,中华文化也因而能够传承至今,延绵不断。

    (吴全仁)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书法教育的意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