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仿写格式一样

    长相思原词: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仿写:

    走一番,跑一番,挤着俩眼向前蹿,老师在挂牵。

      书似山,卷似山,衣裳脏毁还得穿,气冲斗牛间。

    度一天,进一天,百尺竿头向山巅,路险身仍前。

    天也蓝,水也蓝,潜身题海寻龙涎,大鹏终图南。

    鸡一声,钟一声,惊开睡眼梦不曾,醒来天迷蒙。

      来伴星,回伴星,脚踏实地望苍穹,展翅有鲲鹏。

    风声寒,铃声寒,太中学子竞千帆,菊花开正妍。

    月也圆,梦也圆,天天学习不嫌烦,凤凰终涅槃。

    书成堆,人成堆,大考临近战鼓催,好好练思维。

      捧金杯,拿银杯,文韬武略我夺魁,高考显龙威。

    星也明,月也明,笔墨纸砚论英雄,深夜亮千灯。

      风中行,雪中行,云开雪化是春晴,圆梦著我名。

    风有声,雨有声,风霜雪雨悦性灵,北斗指鹏程。

      日下行,月下行,书山题海有真经,灵犀一点通。

    左一堆,右一堆,教辅资料满天飞,老师还在催。

      你也追,他也追,没有同学把心灰,不能在后随。

    你搀扶,他搀扶,同心协力展宏图,一点不孤独。

      伤不哭,痛不哭,书山题海有明烛,拼死不服输。

    坐一天,学一天,腰酸背疼腿难掂,明月照我还。

      遇一关,破一关,所向披靡道路宽,飞马跃长鞭。

    晓风寒,晚风寒,恍恍惚惚夜阑珊,孤灯难入眠。

      朝霞残,晚霞残,心雄万夫拍栏杆,长啸震山川。

    写一通,背一通,才高八斗毅力恒,雪润花更红。

     热一更,冷一更,十年寒窗乐有成,金榜题我名。

    锻一程,炼一程,除去铁渣宝剑明,不叹天无情。

      写一更,读一更,悬梁刺股为人生,终将化飞鹰。

    梦一般,幻一般,身向书山绝顶攀,此行不茫然。

      题虽难,学虽难,奋发上进通九天,夺魁作美言。

    看一篇,背一篇,闻鸡起舞意志坚,大鹏要图南。

      坐一天,学一天,凿壁偷光惜时间,凯旋展笑颜。

    日里习,夜里习,书籍与我有灵犀,灯火五更鸡。

      风凄凄,雨凄凄,不用扬鞭自奋蹄,成蹊有桃李。

    花一簇,草一簇。

    骄阳难破清晨雾,前方坎坷路。

    门前树,山前树,燕语莺声蜂飞舞,佳禽栖良木。

    《长相思·山一程》

    年代: 清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古词今译】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

    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

    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

    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是明珠的长子。

    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当时纳兰性德年仅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

    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似乎是有心无力之状。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伴随皇帝出行时的一路上的风景,也有山回水之意。

    “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

    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就应该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

    “榆关”就是山海关,作者是在伴随皇帝去山海关以外还有很远的长白山,“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那畔”犹如“那厮”,“那边”,“那处”,作者会脱口而出此俗语,很显然既有一种放松,也有一种不情愿。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

    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营帐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吹打着帐篷,作者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于是于寂寞无奈之中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因此才有“故园无此声”。

    其实并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以往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

    由此才觉得“故园无此声”。

    总的来说,这首词写得很传神,很动情,然而状观之处却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来,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中不悦。

    不过这样一来,恰恰又集豪放与婉约于一体之大成,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得后人的喜爱和传诵。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仿写格式一样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