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郭沫若给辛弃疾写的评语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

    “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

    《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

    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既然这副楹联歌颂的是辛弃疾,那么在这就得介绍一下这个人。

    辛弃疾是南宋抗金名将,大词人,本片所讲述的是他青年时期的一段逸闻传奇。

    1150年,年轻骁勇的金将粘得力率金兵闯入南宋城池山东历城烧杀劫掠。

    辛文郁率众家丁力抗金寇,并掩护父亲辛赞与lO岁的儿子辛弃疾远遁。

    战火中,辛文郁背中粘得力斧劈,含恨而逝,辛弃疾挣脱祖父,抚尸痛哭。

    粘得力以全城大宋百姓生命相胁,迫辛赞归降。

    辛赞身在金营,心中仍眷念祖国山河,他指导孙子辛弃疾阅读汉室书籍、令他拜师学艺,以待重返祖国收复失地。

    1161年,文武兼备的辛弃疾拜别已辞官的爷爷,与同伴党怀英以应考为名,进京探查金人军情。

    长城下,辛弃疾绘图时被金兵察觉,迅速隐蔽。

    粘得力得知,嘱咐部将土德彪监视赶考举子。

    党怀英满腹经纶,高中状元;而辛弃疾则人追缉,被岳飞旧将、乔装成说书艺人的铁嘴岳所营。

    党怀英贪慕功名,出卖辛弃疾,带金兵追至,铁嘴岳为掩护辛弃疾以身殉国。

    辛弃疾带伤逃入范府花园。

    身着金人官服的范邦彦与女儿范如玉演习武艺,辛弃疾不知就里,持剑疾刺范邦彦。

    粘得力与党怀英寻迹而来,范邦彦连忙出迎,见未来女婿党怀英如此人品,面露不愉。

    辛弃疾被擒,粘得力将军情图交党怀英保存。

    范如玉目睹,深慕辛弃疾之忠义,不耻党怀英所为,她与父亲合力,终助辛弃疾逃出樊笼。

    灵岩寺方丈义端留辛弃疾养伤,引辛赞前来,令他祖孙相见。

    金兵围住寺院,辛赞见一手养大的党怀英竞卖国求荣,痛心疾首,怒斥金人后含愤而逝。

    范如玉拉辛弃疾杀出庙门,得百姓相助火烧金兵。

    历城辛文郁墓前,辛弃疾跪拜立誓:身许抗金大业,誓将胡虏逐出中原.

    稼轩祠于1961年由李公(鸿章)祠改建而成,为古代官署型建筑。

    祠院坐北朝南,南北向三进院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

    大门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为当代陈毅元帅题书。

    门两侧雌雄石狮各一只。

    门南为照壁,门内太湖石矗立作障景。

    左右厢房各三间,北侧为过厅,面阔三间,分别陈列当代名人叶圣陶、臧克家、吴伯箫、唐圭璋等人赞颂辛弃疾的诗词、字画。

    院内国槐垂荫。

    穿过过厅为第二院落,两侧是抄手半壁游廊。

    北为正厅三间,卷棚顶式,门楣额枋皆饰彩绘,上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

    楹柱挂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匾额与楹联皆为当代著名作家郭沫若1959年撰书。

    郭沫若给辛弃疾写的评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