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观书有感这首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比喻读书体会,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聪慧,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作品赏析

    第一首诗是一首借景喻理的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二首诗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

    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

    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以水涨船高则能够行驶自在,形象地比喻书法艺术创作一旦灵感勃发,则能够使书写一下子变得流畅自如,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本质过程,也是一般艺术创作的重要本质。

    当然,该诗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见书法作品的技艺精炼且生动流畅,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艺术道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

    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

    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

    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字元晦。

    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

    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

    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

    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

    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朱文公文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书有感二首

    观书有感这首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