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对联的对称

    对联的对称艺术

    ——兼论声律的本质

    陈 树 德

    为了给制订“联律”作铺垫,本人曾著文列举楹联理论问题二十余条(见《中国楹联报》总607期《楹联理论问题梳理》)。

    实际上,联律中许多问题并不存在重大分歧,只要稍加讨论,就可以统一认识。

    目前最大的分歧是出句要不要严格规定平仄?如果严格规定平仄,是否就是“马蹄韵”?

    本人还在《出言无忌 对句当规》(见《中国楹联报》总590-591期)一文中,对诗和联的本质作过分析:诗是听觉艺术,注重声律吟唱;联是视觉艺术,注重对称和谐;诗的重点在吟,联的重点在对;有韵就是诗,有对即成联;诗的灵魂是韵,联的精髓是对。

    这就是诗和联的根本区别。

    说到底,对联的本质是对仗,而对仗的艺术本质是对称和谐。

    对称和谐是一种自然美。

    《文心雕龙·丽辞》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根据科学研究,99%的动物形体都具有对称结构,自然界的植物、矿物组织,呈对称构造的也不少,连深海的极限深度和海拔的极限高度都具有惊人的对称性。

    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呈现一种均衡势态,给人以稳重、平和的感觉,而人们喜欢这种稳重、平和。

    对称作为一种理论,在哲学、数学、物理、军事诸学科中,还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事物的对称关系,知其一端,便可以推断相应的另一端,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推理”。

    对联属于文字语言的对称艺术。

    《史通·叙事篇》说:“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句取匀,奇偶相配”。

    人类注重文字的对称和谐,应该是对联的发端,经过数千年对偶修辞的锤炼,对联终于形成独立的格律文体。

    从这个意义也可以证明,对联不是律诗对句的衍化物。

    在自然界,对称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对称,另一种是“镜像”对称。

    两根大小一样,长短相同的楹柱,左右排列,这是单一对称;两扇门板,左右开合,形状相同,大小一样,而方向相反,类似镜子里的影像,这就是镜像对称。

    在自然界,镜像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

    两只耳朵,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只手掌,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鸟的翅膀,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鹿的双角,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对联的对称也包含“单一”对称和“镜像”对称两部分。

    上下联字数相等,是单一对称:五言必须对五言,七字只能对七字。

    句式一致,是单一对称:“四—五”式只能对“四—五”式,“五—七”式只能对“五—七”式。

    词性相同,是单一对称:名词只能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

    结构相应,也是单一对称:动宾结构只能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必须对偏正结构。

    但光有单一对称就过于死板,既违背自然造物的多样,也缺少了交替变化的情趣,所以在词性实行单一对称的同时,词义还要实行镜像对称。

    如“高”对“矮”,“天”对“地”,“肥”对“瘦”等等,这就是刘勰所称的“反对”。

    词义的对称“相反”最好,“不同”也可以,如“风”对“月”,“山”对“水”,“江”对“海”等等,这就是刘勰所称的“正对”。

    只是上下联词义不能完全相同,上下联词义完全相同就称为“合掌”,那是要避免的。

    古人用“合掌”一词来表述对称关系的破坏,很是形象。

    因为词性相同,已经构成了单一对称,词义再相同,好似两个巴掌合而为一,两个巴掌本来是镜像对称,合而为一就成了一只巴掌,对称关系也就荡然无存。

    对联中声调也要对称,因为汉字分平仄,为了声调的和谐,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

    平仄相对,就是“仄平”对“平仄”;“平仄”对“仄平”;“平平仄”对“仄仄平”,这种相反的对称也属镜像对称。

    还有,在书写对联时,不提行,上下联形式一致,就是单一对称;遇到提行,上联应该从右向左,下联必须从左向右,人为的写成两片“门板”的形状,也是取镜像对称的意思。

    由此可知,对联讲究平仄,更多是从对称和谐着眼,和律诗讲究平仄更多从声乐角度出发,有着明显的区别。

    诗要讲究声韵平仄,是因为诗是听觉艺术。

    平仄是什么?平仄根据四声划分:平声为“平”,上、去、入三声为“仄”。

    然而,根据声律大师朱光潜教授的分析,声调尽管是客观存在,但要统一它“却是一件极难的事”。

    因为汉字的发音,因地,因时,因事,甚至因人而异。

    撇开“古声”和“今声”的变化不谈,就地域而言,广东有九声,浙闽有八声,苏沪有七声,川滇有五声,只有北方才是四声。

    其实“北方四声”也未必准确,因为东北和西北,山东和山西,语音差别也是很大的,准确的说,“北方”应该是专指北京。

    侯宝林的相声名段《方言》,之所以令人捧腹,就是由于同一个字,东西南北可以读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地方声调差别如此之大,随着流动人口的剧增,那些生在西,住在东,或生在南,住在北,又一辈子走南闯北,南腔北调的人,更不知有几声几调了?! 再说,音调的度量也十分困难。

    长短、高低、轻重,都是声调度量的依据,但长短据何尺寸?高低凭啥砝码?轻重依甚斤两?都是问题。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气氛下,可以说得很重,也可以说得很轻;可以说得稍长,也可以说得很短。

    如遇不同的词组搭配,更呈现微妙的差别。

    例如“玉女”的“玉”和“金玉”的“玉”,“堂上”的“堂”和“厅堂”的“堂”,“男人”的“人”和“人工”的“人”等等。

    再有“凄凄”、“冉冉”、“荡荡”、“漠漠”等叠声字,读音同样存在细小差异。

    朱老先生还列举一些未拘平仄的古诗,全是平声的句子:如“关关睢鸠”、“修条摩苍天”、“枯桑鸣中林”、“翩和姗姗其来迟”等。

    全是仄声的句子:如“窈窕淑女”、“岁月忽已晚”、“伏枕独展转”、“利剑不在掌”等。

    这些诗句,读起来不但跌宕起伏,而且琅琅上口,说明平仄声调“对中国诗的节奏影响甚微”,“单就节奏来说,古诗大半胜于律诗”。

    从朱光潜的研究可以看出,所谓平仄格律,显然带有强制统一的成分,历代朝廷为科举考试“钦定”的多种韵书,以及适应“今声”而出台的“新十四韵”、“普通话新韵”等,都是极好的证明。

    这就和运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广普通话、统一度量衡一样,只能认同(执行),不可深究。

    由于各地的语音和“统一四声”不一致,许多诗人只好查“书”(韵书)写诗,这种情况,认真的说是很不正常的。

    (以上引用,可参见《对联文化》2005年第1期《朱光潜论四声》一文。

    四声及平仄既然已经通过行政命令“统一”(虽然版本不尽相同),而且已被大家接受,当然也没有必要去推翻它,因为你唱你的陕西调,我哼我的闽南腔,到底不是办法。

    问题的关键是,将声律强调到至高无上的程度就过分了。

    特别是对联,因为对联毕竟不是声乐艺术,它只在对仗上需要平仄的对称协调而已。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一副苏轼巧遇佛印的谐趣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上联没有一个平声字,但下联对仗工整,读起来铿锵跌宕,抑扬顿挫,毫无滞涩的感觉。

    在这里,半联中平仄的作用已完全消失,相反,上下联平仄对仗的作用倒是突显出来。

    分析了诗联的区别,又认识了“平仄”的本质,再回头讨论对联的格律就简单了。

    联律的核心是对仗(对句),而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相应、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就这几条,仅此而已(联义相关不属格律范畴)。

    至于出句(半联内)的平仄,不必作过多强求,尽量做到平仄交替即可,一些楹联(如名胜联、庙祀联),可以写得严谨一点,一些楹联(如谐趣联、生活联),可以写得宽松一点(对句不能宽松)。

    这就是本人主张的:“出言无忌,对句当规”的准则,因为这对普及楹联文化和兼顾雅俗共赏,都是有好处的。

    关于“马蹄韵”,我一贯认为它不失为对联声律的一种格式,但不是对联声律的全部。

    因为对联不受字数、句数、句式的限制,声律格式有千千万万。

    例如张克峰先生的“龙凤格”,本人建议制订的“格联”九体等,但总不能涵盖全部对联声律。

    显然,“马蹄韵”也代表不了联律,将声律等同于联律,是一个简单的错误。

    (声律和联律的区别,《对联文化》2005年第1期第36页李先鸿先生已有专文论述。

    今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春节专栏,打出了著名川剧作家,魏明伦先生的一副上联,公开征对下联,并声称,出句是标准的“马蹄韵”,联文如下:

    四海华人,一宵除夕,万家灯火,亿户荧屏,多少同胞同过节;

    电视台公布魏明伦先生的对句是:

    千年古俗,百姓新风,半世勤劳,几天潇洒,城乡大众大游春。

    分析魏先生的对句:“灯火”是名词,而“勤劳”是动词或形容词;“银屏”属偏正结构,“潇洒”则属并列结构;“多少”是形容词,“城乡”又是名词。

    这几处词性或结构的失对,使整个对句不能完美。

    本人根据魏先生的出句组合对联如下:

    四海华人,一宵除夕,万家灯火,亿户荧屏,多少同胞同过节;

    五洲赤子,百姓连心,两片对联,三盅碧酒,尽皆笑脸笑迎春。

    比较以上两个对句可以看出,单纯强调出句的平仄,忽略对仗的严谨,未必就是好对联。

    作者:陈树德(徐州工程学院教授 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

    USERADDRESS \* Mergeformat 地址:221008 徐州市三环南路 徐州工程学院

    E-mail: C341212@pub.xz.jsinfo.net 电话:0516-5729040

    对联的对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