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如何鉴赏古诗的形象

    如何鉴赏古诗的形象

    第一讲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

    前者如《春夜洛城闻笛》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后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李凝的隐者形象。

    从把握形象方面分析,设题时为人物形象的见闻、言行、心情、品质、追求等,后者会再加上人物的身份类别判断;和其他考点交叉,会设题为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语言特点以及对该形象的评价等。

    2.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如虞世南《蝉》中“蝉”的形象,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中“雁”的形象。

    出题的方面为:物象的特点,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塑造的方法、语言特点等。

    3.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

    (1)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着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情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烘托:如柳宗元《江雪》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3)对比衬托:如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本是借秋日之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但诗人却先写它春日的情景。

    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

    (4)比兴手法:如白居易的《长相思》巧妙沿袭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妇怀远之情的深长和凝重。

    下片直达念远恨别的情怀,并点明思妇怀远的时间(月明)、情状和地点(倚楼)。

    (5)抒情方式:抒情主人公可以直接抒发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

    如《长相思》。

    高考对诗歌中形象的考查一般可涉以下几个方面:

    (1)关键词句的理解,包括内容含义,在全诗中的作用及特点等。

    (2)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把握。

    (3)景物特征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把握。

    (4)诗中物象、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5)全诗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6)所用典故的含义和作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