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一、节日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
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二、婚恋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土老师(巫师)作证,即可结为夫妻。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
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称“还骨种”;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妇,称为“坐床”。
但这些习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三、丧葬
土家族过去多行火葬。
送葬时,请土老师念经,道士开路。
祭吊死者,由土老师椎牛祭神,牛头归土老师独占,贫苦者往往借牛为祭。
后来,因受汉族影响,均改为土葬,程序分为入殓、葬礼、送葬、安葬、葬后事等部分。
在清江流域以北的土家族地区,流传着一种特有的古老葬俗歌舞“跳丧鼓”,又称“跳撒尔嗬”。
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师傅到家里来打丧鼓。
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喧天,鞭炮不停。
丧鼓一响,相邻村寨的人们齐来奔丧。
“跳丧鼓”是在灵柩前由击鼓师傅击鼓,歌师叫歌,跳者接歌而起的舞蹈。
一般以两人以上的双数舞者在棺木前对舞,跳至高潮时少则可达百人,多则可达上千人前来或舞或观。
舞者交替上场直至天明。
扩展资料
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
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
认为从《十道志》等书的记载和唐代刘长卿、刘禹锡等人反映湖南风习的诗词来看,“巴人”的确广泛进入湘东北、湘西和沅、湘流域;今湘西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比兹卡”)。
历史上巴人聚居与活动区域内的有些地名,读音与“比兹”近似;巴人的姓名、族名等,也有些和“比兹”的读音近似;巴人和土家族都有关于虎的故事与神话;巴人崇拜白虎神与土家族相同;巴人与土家人的姓氏一部分相同。
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
此说根据《溪州铜柱记》说:“盖闻牂牁接境,盘瓠遗风,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
”认为土家族来自贵州。
贵州境内一直有“比兹”族,如民国《大定县志》卷五谓:“比济系白罗罗之名,因号其地为比跻,久之讹为为毕节”。
元代的《经世大典 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也说今贵阳、惠水之间有“必际”一族。
“比跻”、“必际”,当即“比兹”,和土家族的自称相近。
据历史记载,中唐以后,“越嶲”一带的“乌蛮”曾入贵州 。
“兵敷出,侵地数千里” 。
当地土著一部分被其征服,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进行长期的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
“土家”这个名称即是对新侵入的“乌蛮”而言。
土家族的语言与西南彝族比较接近,也是土家族来自贵州的一个佐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