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相思》的拼音是什么
拼音:chángxiāngsī
诗词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诗词鉴赏:
前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古代汴水发源于河南,东流至徐州,汇入泗水,与运河相通,经扬州南面的“瓜洲渡”而流入长江。
“瓜洲古渡”在江苏扬州市南长江北岸。
瓜洲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故名。
词中,诗人妙用了三个“流”字,不但把“汴水”、“泗水”和“瓜洲渡”联系起来,拓展了诗歌的空间,而且借助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水的蜿蜒曲折,悠远绵长,也酿造了一种低徊缠绵的情韵。
前三句写水,后一句写山。
“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
此处泛指江南群山。
“点点”即形容看到远处的吴山很小,似如一点点的,从而表明吴山在很远的地方,也暗示自己的丈夫身在远处。
这从视角的角度来写的,不但扩展诗歌的空间感,而且表明自己思念的人就在远处的吴山。
一个“愁”字,不但表明思妇对在远方丈夫的思念,而且把“以水喻愁”联系起来。
水是流动的,因而表明思妇之思是不断的;山是不动的,表明思妇之爱是执着而坚贞的。
后片“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
紧承上片最后一句的“愁”字,并对之展开,说明“愁”不但包含着“思”,也包含着“恨”。
诗人在此连用了“悠悠”这个叠词。
“悠悠”即深长的意思。
在这首词中,两个“悠悠”不但与上片的“汴水”、“泗水”照应着,更为主要的是增强诗歌的情韵义,形象地表现出思妇愁思的绵长与怨恨的强烈。
这里的“思”和“恨”不但是对思妇的心理描写,揭示思妇的内心世界,而且表明了思妇在此时此刻内心的复杂性。
而这种“愁思”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诗人接着写道:“恨到归时方始休。
”这里,词人只用了“恨”字,表明思妇对丈夫有了抱怨,有了怨恨之感,怨恨有怎么样呢?执着的思妇也只好“月明人倚楼”。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登楼意味着远望,远望意味着思念。
丈夫没有回来,责怪又怎样,情感执着的思妇只好倚楼而望,并把自己思念的情感寄寓在明月中,似乎想借助天上的明月告诉远方的丈夫,远在家乡寂寞的妻子是多么的思念你,盼望你早日归来。
文学理论告诉我们,在文学中,环境与人物内心是互为表里的。
此时,思妇面对着天上一轮明月,更增添了内心内心的烦闷与愁苦,增添了无限的凄凉与寂寞。
这样,诗人以景结情,扩大了诗歌的空间,营造了诗歌的审美艺术境界,这样,不但留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想象,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效果,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名家点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
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
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
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
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
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
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
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