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老金沟的抗联密营

    老金沟抗联密营,不仅创建时间较早,而且是至今发现的使用时间最长、且惟一坚持至抗战胜利的密营。

    1936年3月,赵尚志根据“江北反日联合军军政联席会议”的决议,率领200余人的队伍由汤旺河向巴彦、木兰、铁力等地远征,于当年夏到达铁力,司令部就驻扎在老金沟。

    不久,赵尚志率队继续西征,张光迪留下率小部队坚持斗争,经常住在老金沟。

    1937年4月,由周云峰、王明贵率领的6军3师,从汤原的陶家湾出发,穿越小兴安岭原始森林来到老金沟,在这里住了一宿,第二天出发继续前进。

    1940年4月,三路军政委冯仲云自苏联回到东北,在老金沟传达了中共吉东、北满省委组织伯力会议精神,并根据会议建议,将这里的部队改编,任命张光迪为队长,于天放为政委,作为抗联三路军在铁力和庆安一带的重要后方基地,部队的后方机关、被服厂和医院,也都长期设在这里。

    老金沟与中共北满省委联系在一起,是从1936年12月开始的,当时东北党组织已有两年多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北满抗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组织派张凤岐同志带领队伍到庆城南部山区(今铁力境内燕窝山一带),将担任北满省委临时宣传部长的金策同志接到老金沟。

    1938年,省委机关移驻老金沟。

    老金沟密营1942年12月下旬曾遭敌人洗劫,后来恢复使用。

    金策1943年底离开老金沟,去了苏联东北抗联教导旅,于天放等同志继续留在这一带坚持斗争。

    老金沟做为三路军后方机关所在地,被服厂兼后方医院就设在这里。

    被服厂兼后方医院是在山沟里相距很远的半地下式木刻楞房子,十分简陋。

    伤病员住的是用石头砌成的炕和用木杆铺成的床,药品都是用山里的中草药配制的。

    伤员做手术和处置时没有麻痹药,医用器械又粗陋,疼得浑身战栗大汗淋漓。

    被服厂也只是几张用粗板作成的大桌子,有3台手摇式缝纫机,为部队作新衣和缝补旧衣。

    布匹多数是从敌人那里缴来的。

    有的是白布,就用青草汁染绿。

    在被服厂兼后方医院工作的一半是男战士,一半是女战士。

    李兆麟的夫人金佰文,朴吉松的夫人金玉姬以及隋德胜的夫人金玉坤,都在这里工作过。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开荒种地,搞屯垦,自给自足,是老金沟的抗联将士在敌人严密封锁下赖以生存和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举措。

    抗联在老金沟的耕地很多,但都不成片,东一块西一块,十分零散。

    这些有的是过去的大烟地,有的是战士们新开的生荒地,地里树根多,多半用镐头除草耕种。

    种的庄稼最多的是火苞米、土豆,还有些粘谷和蔬菜,另外,还种叫“蛤蟆头”的黄烟。

    老金沟不但是抗联战士杀敌报国的战场,还是降生抗联战士后代的摇篮。

    金佰文和李兆麟的第一个儿子“肇华”,就是在老金沟的大森林里生下的,孩子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声啼哭,给在艰苦环境中英勇拼杀的抗联勇士增添了斗志,带来了希望。

    隋德胜和金玉坤,是在老金沟结成伉俪的,据隋德胜的警卫员回忆,这对抗日伴侣的洞房是战友们用松枝搭成的,虽然简陋,却别有情趣。

    他们的女儿隋杨兰也是在老金沟生下的。

    隋杨兰同“肇华”一起在老金沟这抗日的胜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初岁月。

    东北抗日联军北满部队根据地之一老金沟,是一片光荣的热土,从1936年到1945年,在这长达10年的岁月中,抗联将士凭借这里的天然屏障,顽强地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神出鬼没打击敌人。

    1943年11月25日之前,东北抗联将士绝大部份进入苏联,只留下少部份人在老金沟留守。

    1945年8月15日下午3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老金沟的留守人员因消息闭塞,不知道日本已经垮台,时隔几个月后,他们到庆城“打原粮”,才知道祖国已经光复。

    可以这样说,老金沟是东北抗日联军中坚持时间最长的根据地之一,不光有最初的三军,还有后来远征到此的六、七、十一军,甚至还有与之共同活动的五军一师关书范和四军一师康山的部队。

    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金策、于天放、马志山、侯启刚、孙国栋、雷炎、隋德胜等著名抗日领导人都曾率部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正是这10年的战斗岁月,使老金沟有幸接纳了无数英勇顽强的抗日健儿,留下了遍布山野的遗址、遗物,留下了他们用血肉书写的辉煌历史。

    召唤着我们这些后来者,沿着浸满抗联英烈鲜血的足迹,去寻找这块土地60多年前的光荣。

    老金沟的抗联密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