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长江的诗句
万里长江,流经千古,它不仅是中国历史变迁的见证,它还创造了雄伟壮丽的三峡风光,沟通了从中国西部至东部沿海的文化和交通。
正因为长江的宏伟和悠久,它成为文学家不朽的题材。
凡是到过长江的古代诗人,无不用自己的笔描写和讴歌这条亘古不息的大江,为我国的文学宝库添上了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以唐宋的诗词最为丰富多采,仅李白的诗中,写长江的就有十多首。
在这些描写长江的诗词,不乏文情俱佳的上乘之作,表现出了许多诗人的才华和无限的创造力。
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天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写长江,视角辽远,勾出一幅充满深情的动态画面,极有神韵。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僧舍》)后两句想象新奇,把大江的气势,诗人的喜悦,所处的环境融汇成为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边一望楚天长。
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唐五代·孙光宪《浣溪沙》) "望""天长""片帆""孤光"展现了天长水远的长江全景,炼字极精。
……
细读玩味唐宋诗人笔下的大江,感到这些歌大江的诗词,无不透出诗人的个性特征和创作倾向。
以唐诗为例,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在宏伟的气势中,透出了辽远悲凉、充分表现出杜甫现实主义沉郁顿挫的风格;而在李白的笔下,"早发百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用活泼的语言,夸张的描写,表现长江的一泻千里,迅疾奔流,字里行间,散发出浪漫主义的风格。
同是一江水,在李杜的诗中,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意境,体现了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再看宋词,柳永的慢词"……是处红衰翠减,茵茵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八声甘州》)也是写登高,却无丝毫远望所见,只有眼前江边的的衰草残花和似泪水般的江流,凄凄哀哀,表现出的完全是委婉派的柔靡和蕴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将大江的滚滚长流变成了无穷无尽的愁思和伤感; 而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乡子》)一反柳李等人的婉约风格,借用杜甫的名句怀古,沉郁苍凉,体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诗人的个性特点;至于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更是豪放派脍炙人口的经典代表,在对英雄的倾慕、赞颂中表现了诗人积极豪迈的人生追求。
在俞文豹的《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这个小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同是江,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表现了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通过比较,还可以看出唐代诗词中的大江与宋朝诗词中的大江是有明显差别的。
唐诗中的大江,多是作者寄情于江,咏江抒情,在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宋代的诗词中,作者往往借大江评古论今、钩陈咏史,议论的成分更浓一些。
例如,杜甫的《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四句描绘出了一个雄浑阔大的大江东流景象,后四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凄怆之感。
景与情形成鲜明的反差,以大江反衬自己的心情,感伤之情流露于笔端。
再看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写洒泪送别,江上遥远的"一帆远"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所创造的意境是相同的,烘托出了作者惆怅的心情。
而宋朝的诗词则不同,虽也常有写大江雄浑壮美的佳句,但多是直抒胸意。
如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书画难足。
今往昔,繁华兢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作者登高望江,触景生情,怀古感慨,以六朝历史提醒当代统治者,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患。
再举一首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词中议论时事,感慨国家战乱。
其内容与辛弃疾的著名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异曲同工。
从上面两首宋词可看出,宋代诗人写大江评古论今较多,这与唐代诗的风格明显不同,宋诗多议论在写大江的词中也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