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初中《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及翻译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①见来烟,  竹中窥②落日。

    鸟向檐③上飞,  云从窗里出。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ī):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屋檐,房檐。

    翻译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

    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

    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

    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

    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

    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

    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

    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

    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

    “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

    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

    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竹里馆(唐)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翻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

    赏析(一)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

    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

    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

    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

    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

    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

    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

    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

    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

    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

    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

    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

    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

    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

    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自“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至此段,引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第182页,作者陈邦炎。

    我们不应该引用别人文章而不加出处,这是对作者起码的尊重,也是为文起码的原则)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所作《辋川集》绝句之一。

    我们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

    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

    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

    ”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稽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

    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

    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

    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显然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

    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

    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诗人一样吗?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

    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

    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

    我们读着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出处  《李太白全集》卷八

    体裁及格律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

    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注释:

    1渝州:今四川重庆一带。

    讲解:

    这是青年李白初次出四川时,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

    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

    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作者:

    李白,字太白。

    唐朝著名诗人。

    译文 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

    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3.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5.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

    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

    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

    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

    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以前,是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

    他把峨眉山月作为歌咏对象,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地的依恋。

    虽连用五个地名入诗,但并不呆板,仍给人一种流畅之感。

    可见李白诗思之随机触发,天才流溢。

    《唐诗笺注》:"'君'指月。

    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

    诗自神韵清绝。

    "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简、洁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

    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译文  第一种: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能不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吗?

    第二种: 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阳城。

    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杨柳》曲也。

    "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3.玉笛:精美的笛。

    4.故园:指故乡,家乡。

    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

    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

    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

    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

    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

    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赏析

    (一)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唐人七绝诗浅释》)可为一种理解。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确当。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所谓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为什么闻笛声诗人会触动乡思呢?第三句点出《折柳》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晋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词。

    北朝《折杨柳歌》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

    所以,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

    《折柳》为全诗点睛,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倒颇能显现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二)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

    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

    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

    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

    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

    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

    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

    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

    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逢入京使

    1.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下简称刘《笺》)系此诗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3.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4.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5.凭:托。

    6.传语:捎口信。

    7.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诗人此时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

    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

    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

    钟惺评此诗:"只是真。

    "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

    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

    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

    “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初中《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及翻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