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的古诗词曲翻译赏析

    月亮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上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下阙: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编辑本段水调歌头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 我欲乘风归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

    (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编辑本段【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另注: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 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春天

    春日

    宋·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天。

    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3、 寻芳:游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7、 东风:春风。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赏析: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

    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

    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

    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

    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

    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

    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

    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

    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

    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译文

    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思乡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2、忆:想念。

    3、倍:加倍,更加。

    4、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zhūyú: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忧国忧民

    《 示儿 》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 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王者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词语注释:

    1.示儿:告诉儿子们。

    2.元:同“原”,本来。

    3.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

    4.但:只。

    5.悲:悲伤。

    6.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乃翁:你们的父亲。

    10.北定:收复。

    11.家祭:家里祭拜祖先。

    编辑本段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望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编辑本段陆游简介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

    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穿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他的好多诗都是爱国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关于…的古诗词曲翻译赏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